■庆祝中国石油大学建校五十五周年系列述评·思想政治教育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期次:第818期    阅读:1076   


  上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 初,北京石油学 院的师生们先 后参与了川东 会战、大庆会战 等,成为新中国 石油工业建设 的一支生力军。


  每年暑期, 在各大石油石 化企业的生产 一线、工作现 场,都会有中国 石油大学学生 社会实践团的 旗帜在飘扬。图 为我校学生在 新疆油田生产 现场考察学习。


□本报记者 文永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修身养性的基点,也是大学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内容。55年间,从中国石油大学及其前身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走出了十余万名毕业生,大学给予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共同奠定了他们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反思“文革”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一贯推崇和倡导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任务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作为一所重点国立大学,能否培养出国家所需、国家堪以大用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是衡量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尺。就人才本身而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要使大学生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能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年来,我校一贯倡导广大教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我校的办学历史上,涌现出了曹本熹教授、朱亚杰教授、杨光华教授、郭天民教授等一大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教师楷模,他们在学校办学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教风、学风、作风建设,徐春明、庞雄奇、王芝银等一批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不断成长起来。几代授业解惑的教师,以其敬业与奉献精神成为“为学为师,立德立言”这一石大教风的创造者和践行者,他们是支撑石大发展壮大的最牢固的基石,也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与此同时,在学生们身边还有一批随时为其排忧解难的非专业教师。当同学们感受到学习压力时,他们会给予细心的指导;当同学们的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竭尽全力予以帮助;当同学们遭遇心理挫折时,他们会送上贴心的安慰。这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亲人般关心、支持和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在中国石油大学,知识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道德是大学生成才的先导,先做人后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成才理念,已成为每一位石大学子的行动指南,并成为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成熟、迅速成才的巨大动力。
  走在石大校园,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浓浓的“油味”。以石油传统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这是我校55年来培育优秀人才的宝贵经验,也是当前我们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四年不断线的“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教育。在每一届新生的入学教育中,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教育都是学子们最深刻的记忆;每年暑假,石大学子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各石油石化企业,他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这个石油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每年都有一批石油石化企业的领导、专家走上“阳光讲坛”、“企业家论坛”,为石大学子讲述他们在基层成长的心路历程,激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祖国石油事业;每年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之前,数十家企业老总都会齐聚学校,为获得企业奖学金的优秀学生亲自颁奖,让同学们深受鼓舞;每年都有一批研究生选择进入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工作,都有一批学生进入企业的“订单式”培养班,提前实地感受石油工业的发展脉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07年,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心,帮助同学们解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近年来,我校50%以上的毕业生去了生产一线,有近20%的毕业生选择到祖国西部地区工作,石油主干学科专业的毕业生90%以上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2006年,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曾在教育部简报上批示:“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石油大学毕业生奔赴石油石化一线,尤其到西部就业。”“石油大学的学生踏实,肯干,能吃苦,能战斗”,这是石油石化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据调查,我校毕业生近80%在单位处于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地位。
  石大学子已在社会上赢得尊重,为母校赢得了美誉。这不仅是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更是长期以来既重视业务能力培养,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对21世纪的大学使命和大学育人原则做出的时代解读和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方针。2005年,学校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出台了我校《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推进。但面对当前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网络时代的新发展,我们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