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年度十大新闻

    期次:第1期    阅读:1053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新时代、立足新方位、聚焦新目标,强化政治担当,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了新作为、展现了新气象、取得了新成就,在全面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征途上昂扬奋进。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校着力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学校进一步强化工作部署和推进,落实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政治要求,丰富干部师生员工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推动学习贯彻不断走深走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2月,学校2个项目获评“北京高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优秀项目”。
  3月,学校荣获“首都文明校园”称号。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计划,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在铁人学院正式挂牌。12月,围绕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出台《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1个学院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个项目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项目入选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1名教师入选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名单,2个项目获评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1个项目获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课题优秀成果奖;杨东杰获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韩瑾获北京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和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三等奖。一批集体和个人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北京高校“优秀示范班集体”、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评选中获得佳绩。
  二、东校园正式启用。
  1月18日,位于昌平区南环路15号的东校园正式启用。东校园占地面积227.1亩,大大缓解了学校办学空间紧张的矛盾,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校园内的学生宿舍、第三食堂已投入使用。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及学校基本建设规划,东校园将结合校园功能分区定位规划,重新梳理校园功能布局,规划新建“双一流”大厦、工程实训中心、博物馆等建筑。
  三、石大发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学联盟。
  9月,为打造全球能源领域教育共同体,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的能源领域内开展交流合作,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倡议发起的世界能源领域高校合作组织———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在石大正式成立。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阿联酋、越南、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的28所能源领域高校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宣言书》。联盟成员单位将齐心协力将联盟打造成为世界能源大学可持续合作的平台、能源领域人力资源输出的平台、科研协作的平台、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民心相通的平台。
  四、7个新成立学院(研究院)揭牌,“双一流”建设布新局谋新篇。
  12月,石大顺利完成在北京昌平办学30年来涉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学院改革调整工作。新成立的地球物理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7个新学院(研究院)揭牌。行进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上的石大,将在新的战略布局下翻开崭新的篇章。
  五、学校隆重庆祝建校65周年,开启新时代发
展新征程。《我为祖国献石油》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歌。
  为展示办学成就、总结发展经验、传承大学精神、扩大办学影响,学校开展了以“学术、校友、文化”为主题的校庆系列活动和文化宣传。建校6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首届国际青年精英论坛、新时代石油科技发展峰会暨石油科技成果对接会等重要活动,在社会各界和师生校友中产生强烈反响。学校举行发布会,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被正式确定为校歌,在广大师生校友以及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由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石大精神和校歌等共同构成的石大精神文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六、新增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等7个学位授权点,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项目的试点单位。
  3月,石大新增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3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应用统计、工程管理、法律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7个学位授权点,学校一级博士点由11个增加到14个、专业学位类别由6个增加到9个,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学科与研究生教育领域,优化了学科结构布局。7月,石大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项目的试点单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全国首家通过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认证。一批学位授权点通过合格评估。3个工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
教育专业认证。
  七、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2月,《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生“四维-双平台”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全程、深度、共赢———校企合作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0项成果荣获第八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8名教师入选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扎实开展本科审核评估整改工作,12月,石大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八、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及社会力量设立的奖励,科研成果转化取得重要进展。石大期刊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8年,学校获得科技类奖励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8项、社会力量设立奖励61项。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张来斌教授团队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研项目立项数创新高,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100项达到10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在2018年度项目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1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1个项目获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资助,首次获批北京市教委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徐春明教授、刘植昌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工艺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应用。张来斌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海洋油气生产安全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8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名单。以校级高端学术讲坛“蟒山讲坛”和学院“春华讲坛”等为代表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石大期刊《Petroleum7Science》和《Journal7of7Palaeogeography》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TOP24)和“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古地理学报》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2018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九、1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支援克拉玛依校区建设。
  5月,教育部组织14所部属高校召开全面推进对口支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建设协调会,签署《教育部直属高校团队对口援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框架协议书》和《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及对口支援高校科学研究战略合作协议》。各对口支援高校发挥各自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支持克拉玛依校区人才培养工作,参与校区的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为对口支援校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开局。11月,召开对口援建工作会,落实2019年春季学期课程需求及学生交流等事宜。
  十、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校友王启民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12月,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表彰100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石大校友、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作为百名获奖者之一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颁改革先锋奖章。石大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石大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石大开展了社会实践、主题征文、主题展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引导师生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继续做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