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党史》期刊2019年第3期发表了山东电视台同志于2016年4月从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发现并复制回来的杨明斋遗照。我凝视着照片,心潮久久难平,感慨良多。
首先,我们这些后来人对杨明斋这位“建党先驱”“忠厚长者”终于可以告慰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到本世纪之初,我们和山东的党史工作者一起,始终在查找、研究这位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和早期活动中多有贡献的老革命家。我们找到了他的故里,发现了他的著作,基本弄清了他的去向,最后在前苏中央的关照下获悉了他冤死在苏联监狱的悲壮结局。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找到或发现杨明斋的影像资料。我们在编著和出版有关烈士生平业绩的著作和文章中,不得不用画家制作的画像来代替他的真实遗照。时隔70多年后,山东电视台的同志把杨明斋牺牲前的影像请回国内,这不能不说是对烈士故乡亲人的告慰,也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
其次,这些照片还传达了一些新信息。我们注意到,在侧身照的下方印有一方椭圆形的印章,以俄文书道:“刑事通缉”“莫斯科刑事侦察委员会”“1938年5月26日”“第一牢房”“莫斯科”。印章下边用俄文音注明“杨明斋”。这些文字信息明确告诉我们:照片的主人是杨明斋,拍摄的时间是1938年5月26日,主持拍摄的单位是莫斯科刑事侦查委员会,杨明斋在押的地点是该委员会监狱的第一牢房,刑场在莫斯科。与照片一起存档的文字资料说明,杨明斋被执行死刑的日期是1938年5月26日,由此推断此照就是杨明斋就义前“被验明正身”留下的遗照。遗照上只有此一枚公章,没有其他任何诉讼程序的痕迹,仅此一印而定了照中人的死刑。文字资料还说杨生于1891(我们此前曾推论杨生于1881年前后,早了十年),这说明烈士牺牲时为47岁。呜呼,正可谓英年早逝!
其三,最令我肃然起敬和震撼地是,照片主人的神态与气概,充分显示出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威武不屈、心底坦荡。他的业绩和光辉形象将永载史册,彪炳天下。中国共产党为之骄傲,山东为之骄傲,他的故乡平度为之骄傲!文/余世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