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道德情操高尚;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满怀仁爱之心;他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他们锐意改革创新,锻造过硬教学能力。无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还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为了学生的发展,他们孜孜不倦,严谨勤勉。他们是中石大2019—2020年度师德标兵!
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 张旭
张旭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和训练的第一线,始终把学生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其疫情期间创编的一系列居家健身锻炼的方法获得师生认可和称赞。近三年所授的 21 门次本科课程学生评教平均全部进入前 10%,多门次排名前 2%。每周到石大附小进行教职工共建活动,担任教工瑜伽
教练。怀孕时仍然坚持带排舞队、瑜伽队、体育舞蹈队 3 支队伍参加了 3 场北京市比赛、1 场全国赛。她带领的学生代表队近三年在全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11项,连续四年在北京市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冠军。在国庆 70周年时,她担任群众游行“艰苦奋斗”方阵艺术指导组执行导演。曾获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等荣誉。
外国语学院 修文乔
修文乔注重以德施教、善待学生,在专业上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英语专业认同感,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和兴趣;在学业上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和翻译竞赛,在日常中积极与学生和辅导员沟通,对存在问题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及时关注、关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以认真备课授课、严谨的学术作风、积极的处事态度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乐于分担、勇挑重任,超出额定课时量50%,授课总门次达 15 门,在学生评教中有4门课程进入全校前5%,多门课程进入前 20%。主动联
系世界能源大学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项目,努力拓展实习基地,近三年向实习基地推荐 5 名研究生实现就业。线上授课期间,针对线上授课特点修改教案,设计适合线上的互动环节、教学活动和测试题目,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本科生课程评教位列12%,研究生课程评教分数为 98.2,学生在主观评价中对线上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认可。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侯磊
侯磊注重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主讲 《油气储存与装卸》 和 《油气储运安全系统工程》 等 4门课程,统筹安排 《油气储运工程实践与案例分析》 课程并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储运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和油田实习。担任储运专业实践教学团队负责人,每学期组织3至5次教研活动,注重构建专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高质量运行。指导大学生进行工程设计,3次获得国家级设计大赛一等奖。聚焦油气储运节能与安全开展学术研究,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有 10 余项科技成果得到实际推广应用,研发的新型油气分离器今年在吉林油田CO2驱现场成功投产。2018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选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
克拉玛依校区 殷文
殷文扎根边疆,践行教育援疆、文化援疆,举家搬迁扎根新疆。入职校区工作以来从未因私请假,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他爱岗敬业,身体力行,开拓创新勇挑重担,连续两年跨专业承担6个班 《C语言程序设计》,带领团队边教学边建设。工作日开展教学,周末跑野外踏勘,建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两个野外
地质实习基地。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第一次开课全部采用聘请本部名师主讲青年教师助课的方式,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他关爱学生,授业解惑点燃梦想,所带资源16-2 班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教书育人,率先垂范,三尺讲坛培育桃李,所授课程一直都深受学生的喜爱,所有课程学生评教均在前20%。积极引导学生奉献边疆、建设边疆,校区地质专业第一批毕业生就业率超90%,并有31%的学生留在新疆基层工作,21名留疆毕业生参与写信向总书记汇报,为西部、为边疆培养了一批留得住、肯扎根的青年才俊。
经济管理学院 唐旭
唐旭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刻苦钻研,踏实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到“用心付出”,在科研育人方面做到“知行合一”,在立德树人方面做到“以身作则”。他注重因材施教,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历次教学评价都位于前列;指导所授课程的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等。他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唐旭注重科研育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一线。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和奋斗精神培养,认真承担本科生班主任、本科生导师职责;作为研究生导师,充分发挥课题组在学生培养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所指导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课题组获评中国石油大学 2017 年研究生十佳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