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立足新发展形势,着眼国家未来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开放办学,整合吸纳政府、企业、行业力量,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正式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迈出新的重要步伐。
9 月 5 日下午,学校未来能源转型发展论坛暨新学院揭牌仪式在翠宫报告厅隆重举行。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副处长沈国清,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中国石化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中国海油科技信息部总经理周建良,中石大校领导陈峰、吴小林、雷玉江、鲍志东、韩克飞、付恒升、李根生、韩尚峰、金衍,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徐春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仪式由校长吴小林主持。
仪式上,党委副书记雷玉江宣读了学校成立三个学院的决定和院长聘任决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分别出任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蓝兴英、宋先知、李军分别受聘担任三个学院的执行院长。
苏义脑、匡立春、卞凤鸣、周建良,陈峰、吴小林、李根生、高德利、徐春明、李军共同为三个新学院揭牌。
党委书记陈峰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在人才布局上争取先发优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和行业联系紧密的能源类高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要求,聚焦前沿交叉科学问题和国家急需关键技术,拓展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优势特色,加快升级传统优势学科内涵,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他说,学校高度重视三个学院的布局与建设,希望新成立的三个学院明确建设思路,创新培养体系、资源要素和管理模式,建成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打造碳中和领域能源技术创新的示范性平台。
在随后举行的未来能源转型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专家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共同探讨了能源转型发展等重要议题。
高东锋肯定了中石大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对学校新成立三个学院表示祝贺。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对于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深远意义,也迫切需要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相信中石大新成立的三个学院将在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匡立春 、卞凤鸣 、周建良分别结合行业现状和公司发展实际,阐述了“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及任务要求,分享了对 实 现“碳 达 峰”“碳 中和”的技术路径的思考。他们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 的 生 力 军 ,在 学 科 创新、学术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中石大以成立三个学院为契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深度融合 ,在推动能源转型、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苏 义 脑 院 士 结 合 国家能源结构现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遵循“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这一总体思路,并阐述了能源消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提效以及现代化能源体系在推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高德利院士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视角,阐述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油气行业的发展走向问题,勉励中石大学子学好专业知识 ,“石油行业依然大有可为”。
徐春明院士、李根生院士及李军教授分别介绍了各学院的目标定位、科研攻关方向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
(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