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方百会,现任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从2011年起成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迄今已有 10 年时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曾发布过一篇辅导员真实生活图鉴一文,上面提到“虽然大学辅导员不是万能的,但他们都在锻炼自己走向万能的路上”。今天,我想从三个维度分享十年来作为一线辅导员的育人故事。
给教育涂上爱的底色,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路人”
2011 年 9 月 3 日 ,我怀着满腔热情结束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年级大会,晚上突然接到学生电话,来自甘肃的小李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不断抽搐。第一时间通知家长,通知校医院后,我一边安抚同学做紧急处理,让他咬住筷子不要咬到舌头,挂掉电话又赶紧叫救护车。人生中第一次坐救护车的忐忑、第一次在急诊室外等候的焦灼,也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庆幸的是小李是惯性癫痫发作 ,并无大碍。自此,我就立志要用“六心”做自己的职业座右铭。入职时梁永图老师告诉我,辅导员要深入学生才能引领学生,关爱学生才能收获学生。十年来,我坚持每周走进学生宿舍、课堂,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到大庆、新疆、武汉等地走访石油企业,开展社会实践。2018 年正月,我从哈尔滨出发,一路东三省、天津等地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家校联动,助力学生成长。虽然在学生青春的主场上,辅导员只是配角,我却倍感幸福,幸福源于在校生和毕业生们都亲切的称呼我为“方姐姐、百会姐”!幸福源于学生家长对我说:你比我更了解我家孩子!
让教育激活时代伟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要做青年的引路人,首先要做青年的同路人,与其理性地说教,不如身先示范。我坚持走上讲台,开展理论宣讲,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思政教师,每年坚持给党团员学生上党课、团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深化理论认同。想要成为引路人,不仅要在台上“抬起头来讲课,更要“沉下身来做实事”。在国庆70 周年和建党 100 周年的重大庆祝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两个多月上百个小时的训练。犹记着我们穿着蓝背带工装,喊着“祖国万岁”,走上长安街,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内心无比澎湃自豪!
为教育搭建心的平台,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开路人”
学生们成长所需要的不是保姆式的服务,更多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以及实现梦想的平台和机会。总书记说: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对此我牢记于心。入职 6 年来,我坚守在就业指导的第一课堂,利用第二课堂举办校园模拟招聘面试大赛,联合中海油等国企创办思想导师启航班等,不断将校外资源引入校内。我申办了学校第一批就业指导工作室,面向全校同学精准提升就业竞争力。“百会百通”就业工作室成立之初,一个人、一学期为 200多名学生手把手改简历,一句一句练习自我介绍。每当有学生告诉我找到工作后,我内心里十分激动。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整合多方资源为学生们成长发展创造机会。我参与组建的“深蓝团队”创 新 群 体 ,在 第 四 届 “互 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铜奖,至今还是学校取得的最好成绩;安全学院成立之初,学院领导带领我一起筹备组建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吸引全国海洋工程专业学子竞相参与,打造海工学生的交流创新平台;在担任 SPE 指导教师期间,我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5 名同学通过社团的锻炼申请到了国外留学机会 ,我们还获得了 SPE 全球 总 部 授 予 的“OutstandingStudent Chapter”,这是国内高校第一次获此荣誉!
十年来,我陪伴学生成长、指引学生前行,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路人”;十年来,我引领学生参与国之要事、党之大事,为青年学子插上信仰的翅膀,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十年来,我融合校内校外资源、打通国内国外界限,成为大学生前行的“开路人”。
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泪盈眶。我将继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
文/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方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