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报 讯 4 月 20 日 ,“ 春雷”——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行动暨迎七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新文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举办。论坛以“新时期的新文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使命、价值与提升路径”为主题,邀请领域内专家分享对新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理解与经验,共同助力高校新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党委副书记文永红,学校文科学院领导班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学院负责人出席论坛,近 300名师生参加活动。
文永红指出,新文科办学成果展及此次论坛展现了学校四个文科学院蓬勃建设的新气象,凸显了学校对新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总体战略要求,主动思考、担当作为,坚持依托优势办学特色的原则,召开首届新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印发《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行动计划》,转化高校特色高端智库研究成果,发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业委员会,牵头承担第一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推动新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和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作了题为“经管类新文科建设的思考”的主旨报告,阐释了对经济管理类新文科的理解,强调新文科的核心是创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施先亮作了题为“北交大经管‘数智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的主旨报告,讲解了北京交通大学新文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即构建“数智经济”创新课程体系、“互联网+”研究性教学模式、“交叉融合”创新培养路径和“产学互通”情景化育人环境。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王树荫作了题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的主旨报告,表示未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可以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梁茂成作了题为“北航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探索”的主旨报告,从多个维度对新文科的涵义进行深入解读,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臧小戈作了题为“工科背景下高校科艺融合的学科构建与美育实践”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基本情况,分享了学院在创作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新文科办学成果展。
4 月 21 日 ,新文科人才培养座谈会暨实践教育基地签约仪式在主楼 C304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文永红,18 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代表 40余人出席活动。
文永红介绍了学校 70年办学历史和成效,指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是切实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文科人才的时代所需。要加强校地、校企合作 ,建设实践教育基地 ,把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也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与社会各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合作中共谋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负责人总结了新文科办学经验和成果。昌平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首开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大高舍村等参会代表重点介绍了发展规划和实践教育基地设置等情况,其他与会代表聚焦新文科人 才 培 养 和 实 践教育进行讨论。
(经济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