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期次:第10期    阅读:806   




“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一直在这里,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想让油井的产量提升,给国家贡献更多石油……”

近日,中石大 1994 级校友、全国劳动模范、胜利油田高级专家王涛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人物·故事》栏目里,这样表达自己能源报国的初心使命。自 2004年以来,王涛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三次采油技术难题,将二十多项成果应用于油田生产,创造数亿元的经济效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涛的故事。

王涛,教授级高工,供职于胜利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现任胜利油田化学高级专家,兼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201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 年获“感动胜利人物”“感动石化人物”;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选择石油 坚守初心

王涛是“油二代”,父亲和哥哥都是采油工人,在家庭的影响下,她逐渐对石油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填报志愿她便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专业,在中石大学习生活了7年,也是在这里坚定了献身石油的人生抉择。

上大学时,王涛听在采油队工作的哥哥说起过这样一件事:国外生产的一种小药片在放入油井后,竟神奇地增加了稠油采油量。“为什么国外能干成的事,我们却不能?”从此,通过研究聚合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想法在王涛心中埋下了种子。

2004年,王涛博士毕业,面对一个个条件优渥的机会,她选择回到养育她长大的土地,进入博士后工作站胜利油田孤岛分站工作,开展聚合物驱动采油领域的研究。但是研发的道路并不好走,由于水质的问题,原本黏度很高的聚合物交联体系一入水就变稀了,根本起不到作用。眼看两年半的博士后研究期马上结束,课题却进展缓慢,室内试验屡战屡败,项目组急,王涛更着急。但她单薄的身体似乎蕴藏着无穷的韧劲,半夜里实验室的灯光、摞起来两米多高的文献书,都成了王涛的坚持和倔强,

“有时候做梦都在想怎么干”。思考,尝试,废寝忘食,无休无止。一次,她看到煮在锅里的汤圆,不断地翻动浮起 ,脑子里突然形成一个想法 ,直到皮破了漏出了馅儿 ,她却欣喜不已。生活中的常识启发了王涛,她按照汤圆一样内外包裹两层离子,实现了聚合物的自行胶黏。

2009年,纯梁高89区块首次驻厂试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这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前期并不被看好。但是凭着实干,王涛带领团队实现了二氧化碳驱油由不可能到可能的华丽逆袭,研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二氧化碳气溶性发泡剂封窜技术,解决了气窜治理难题,现场投入产出比达 1:4。这项技术获得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项技术我们提前走了五六年,等着以后二氧化碳驱油普及了,就会更有用武之地。”王涛说。

心怀梦想 脚踏实地

王涛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舍得”,这是她内心的写照。为了科研事业,有“得”必然要有“舍”,家庭成了她“舍”的那一边。“我妈老是后悔让我读了博士。”王涛知道,那是家人心疼她。

出差、加班、熬夜、做实验,工作到凌晨已经成为了常态,课题紧张的时候甚至一个月熬6个通宵。2006年年底,王涛怀孕了,此时也是她所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的关键时期。科研项目进入了实验室的建模期,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实验室里并没有电子筛沙仪器,只能人工操作,每天几百斤的沙子靠着双手一点点筛出直径不同的沙子,模拟现场的成岩条件。

但是在王涛眼里,不同的人筛出的沙子是不一样的。为了保障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身怀六甲的她仍坚持自己每天筛沙子。因为高强度的工作,王涛曾经一度晕倒在了实验室。儿子五个月时,由于实验具有毒性,王涛忍痛给孩子断奶,全身心投入到攻关中。

经过数千组实验,2010年,王涛终于突破了前期产品稳定性差的瓶颈,研究出乳液聚合物产品,解决了高含水断块油藏调驱难题,在埕岛油田应用后累计增油近6万吨。

王涛一直在忙碌着,儿子也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他理解妈妈无法接送他上下学、不能参加他的毕业典礼,是因为要为油田、为国家奉献。2018年,王涛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儿子把妈妈的奖章挂在自己胸前,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他以拥有这样的妈妈而无比骄傲。

“在事业或者情感中,你有怎样的满足?”2019年,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第五届感动石化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敬一丹问王涛。“为了同一个石油石化梦奋斗,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这就是幸福。”王涛激动地说。

扎根基层 成就精彩人生

“特高含水期调剖堵水技术研究”“纳米自适应体系深部调驱可行性研究”等14项国家重大专项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被她一一攻关,聚合物微球、新型功能聚合物等多项世界一流技术成果实现矿场规模化应用,累计创效数亿元……参加工作以来,王涛一刻也没有停下过前行的脚步,年年有立项,年年有成果。

在自己成就感满满的同时,王涛非常关心身边青年人的成长。她常说,没有哪项成果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研发一流的技术,创造一流的效益,需要一流的团队。她说:“所有荣誉,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做得还太少,油田和国家却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不能辜负这份期待。”

王涛工作以来,为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的勘探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32岁,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工;35岁,当选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国家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感动石化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有风有雨有艰难,可是我充满感恩,我用经历证明了,我们中石大学子无论在哪里,只要奋发有为,都能实现人生价值;选择基层、扎根一线,照样能创造精彩人生。”在中石大毕业典礼上她这样跟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体会。

2021年,王涛作为校友代表参加了中石大2021年毕业典礼,对学弟学妹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衷心祝贺,分享了自己投身胜利油田基层的奋斗故事,勉励毕业生们选择基层、扎根一线,在努力奋斗中乘风破浪、展翅翱翔。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们石油人的使命担当,愿我们一代代中石大学子不忘初心,用奋斗的青春去筑梦石油工业的未来辉煌!”

文/本报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