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中石大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拼搏奏响青春的动人旋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自立自强的品格,他们就是第十七届“十佳十强·自立自强”奖学金获得者。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优秀学生的风采!
经济管理学院 伦英琦
热爱生活 宁静致远
伦英琦,会计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六岁那年的高烧带走了他的部分听力,但他始终坚信:往日生活的黑暗无法压抑他,有不可磨灭的光芒一直照耀他。残联与高顿关注到了他,让他以中石大学生的身份拍摄一部微电影,为残疾同学送去鼓励:“我们同样可以做热血勇敢、有思想有文化、爱党爱国的新时代青年!”对待学习,他十分注重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注重学习计算机与新媒体技术,收获颇丰。他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创青春”中国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华北赛区银奖。他努力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交际面。参与全国大学生舞蹈比赛、首都高校运动会体育舞蹈赛;参与“尖烽时刻”全国商业模拟大赛获全国三等奖。
地球物理学院 刘朝灯
值得拥有的东西永远都来之不易
刘朝灯,勘查技术与工程(测井)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党员。家境贫困与生活压力让懂事的他早早地挑起了家里的重担。通过各种兼职以及国家、学校资助解决了他在大学的生活学杂费。两年间,他未曾向家里索要过费用,还在保证自身生活的情况下,将多余的钱寄给两个妹妹和弟弟。近三年来的学习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品质,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好习惯,与室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两年必修课优良率均达89%、平均分86、大二学年专业综合测评前5名、连续两年获“雷成行远”奖助学金。他参与科技创新项目《页岩油气储层参数计算及产能评价》,获2021年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参与创新创业比赛,获第七届互联网+大赛北京市二等奖、挑战杯“青学二十大”红色专项赛北京市二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校三等奖等省部级、校级奖项20余项。学习之余,他参与北京马拉松、中关村论坛等26项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347小时。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承担起学院2020级同学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服务同学、联系老师,担任润杰公寓一号楼四层区长。他助力打造学院品牌志愿项目,其中“滨河公园志愿行”获评2021年校十佳志愿项目、手语团获2022年首都高校手语歌大赛三等奖。除志愿外,他参与5次社会实践,担任过3支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实践主题包括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扶贫助农等方面,并获暑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先进个人。
地球科学学院 金世贵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金世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党员。大学以来,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大一综测排名2/193,大二综测排名 1/129,绩点4.06,专业学科优良率100%。获得中国石油奖学金、小米特等奖学金。广泛学习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累计获奖10余项。做好学生工作,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曾任校团委新闻中心部长,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作为学校百优宣讲团成员,为2022级新生分享大学学习方法;担任学院朋辈辅导员,累计给 100 余名学生进行学科辅导。曾参与捐赠、支教、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10余类,志愿时长达194.5小时。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累计无偿献血3次共1200ml。累计给300多名山区学生上课约110余小时,定期给18名留守儿童致信,累计撰写书信33封。此外,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扶贫教育、冬奥发展等方面奉献个人力量,共参与8项社会实践,获得市级荣誉1项,校级荣誉5项,个人获评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支教“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普布顿珠
不忘初心 自立自强
普布顿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状态。他刻苦学习各门课程知识,课上专心听讲,课后温习。他在班级担任宣传委员,在社团担任主席,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他是阿里追梦古格摄影俱乐部的一员,也在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担任助教。2022年西藏疫情爆发初期,他组建“同心战疫,送温暖”团队,加入到当地的志愿活动中,该项目获评校优秀志愿者项目。2021年参加首都大中专暑假社会实践,组织同学到西藏进行“看望空巢老人”和“乡村振兴”活动,实践项目被评为校级三等奖,个人获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利用课余时间,他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摄影。摄影作品被西藏日报、西藏头条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官方平台等报道,并在2022年西藏大学生抗疫摄影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在2022年“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大赛中获校级二等奖,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届风华网络文化节中获“优秀书画摄影作品奖”。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丁英蕙
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
丁英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她深知赴京求学的不易,从进入大学起便不断努力,追求进步。大一学年综合测评排名16/258,德育成绩排名1/258,智育成绩排名8/84。大一入学时她便加入了勤工助学中心,工作中,她积极参与各类勤工活动,勤工时长超400小时。此外,她作为队长,带领云果公益团助力科技服务分队成功入选团中央全国高校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今年5月,她带领云果公益团成功入选团中央2023年全国大学生千支志愿宣讲团中的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和“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2022年下半年校园疫情防控期间,她参与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她牵头组建实践团赴新疆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一等奖、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石油工程学院 李钰坤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李钰坤,石油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在学习上,他始终态度端正,必修课优良率达到100%,专业绩点4.04。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面,大二开始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余期间自学C++、python等编程语言,以良好成绩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在学科竞赛方面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9项、校级奖项4项。他还积极参与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共育五美青年”支教等1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时长累计141.5小时,获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优秀志愿者。寒暑假期间他参加回访母校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石油工程学院社会实践三等奖。个人获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最佳本科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米宏丽
青春需要竭力拼搏
米宏丽,计算机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大一学年综合测评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大一、大二两年必修课成绩排名第一,获评“王涛英才奖学金”。积极参与学科竟赛,曾获得2021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竟赛CCPC女生专场金牌,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进入大三后积极联系科研导师,参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研究,2023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存储系统国际会议 CCGrid (CCFC) 上发表论文。她担任计算机20-2班班长,带领班级获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示范班集体”称号。担任中石大算法社团主席,社团获五星级社团,个人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志愿服务方面,她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参与清明巡山志愿活动;联合大鹏公益组织班级同学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爱的画笔;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美国银行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个人志愿时长达193小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实践”专项赛中获得北京市级三等奖。实践项目获校级三等奖,个人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语灿
追光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刘语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党员。从大山中走出的她,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进入大学后,她参加勤工助学,用自己的努力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态度,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大一综测专业排名 11/58,大二综测专业排名5/57,优良率94%,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带领团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4项,校级奖项9项,获评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参与援疆、支教南华等29项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532小时。疫情期间,作为青年党员,主动请缨赴疫情防控一线,卡点值守、核酸登记、搬运防疫物资、化身观察员摸排校园疫情风险、整理6期《回应关切》,帮助全校师生了解最新政策,获评校园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回到家乡,她协助宣恩县团县委开展“希望家园”活动,组织招募103名青年志愿者在8个乡镇为11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安全自护、心理关爱等公益服务,为家乡孩童送去温暖,获得团县委书记表扬,被评为返家乡优秀志愿者。积极在实践中锤炼自我,累计组织参加实践活动6次,获得社会实践奖项12项。实践故事被人民网、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8家主流媒体报道,个人荣获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张新运
初心不泯 奋斗不息
张新运,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入学以来,她始终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并获省部级三等奖,综合测评排名专业 17/96,大一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担任第十五届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部部长,常态化负责学校南华扶贫支教、爱地敬老院等志愿活动。作为对口云南省南华县线上支教活动的总负责人之一,统筹安排200余名志愿者完成线上支教。参与服贸会志愿服务活动,获评服贸会志愿者之星,参与云支教系列的大型志愿活动并担任执行专员,获评优秀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所在实践项目获评2022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一等奖、2022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获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暑假社会实践一等奖以及优秀个人称号、2021-2022学年“情满石大 勿忘初心”回访母校寒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付天乐
努力拼搏 成就精彩人生
付天乐,材料化工专业2021级硕士生。入学以来一直刻苦努力学习,多门核心、基础课程成绩达90+,获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一等奖学金。为进一步提升自我,他主动申请出站实习,学习实用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并协助老师参与了包头科技计划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习工作之余,他积极投身于志愿活动中,累计参与志愿者服务11项,志愿时长82小时。
文、图/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