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报 讯 10 月 16 日 ,第31、32 届 孙 越 崎 能 源 科 学 技术 奖 颁 奖 大 会 举 行 ,中 石 大11 名 师 生 获 奖 。 其 中 ,石 油工程学院蒋官澄教授获第 31届“孙 越 崎 能 源 大 奖”,安 全与海洋工程学院王莹莹教授获 第 31 届“孙 越 崎 优 秀 青 年科技奖”,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宋兆杰研究员获第32 届“孙 越 崎 优 秀 青 年 科 技奖”,另有 8 名同学获得“孙越崎优秀学生奖”。
蒋官澄 ,二级教授 ,长期从 事 储 层 保 护 、油 田 化 学 等方 向 的 科 研 工 作 ,兼 任 中 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 副 主 任 、中 国 石 油 学 会 数智 化 专 委 会 副 主 任 、中 国 能源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完成多 项 国 家 科 技 重 大 项 目 ,提出 油 气 储 层 仿 生 保 护 理 论 ,发明系列储层保护钻完井液技 术 ,为 中 国 多 个 大 型 油 气田 建 设 提 供 关 键 技 术 支 撑 。在 国 内 外 发 表 科 技 论 文 160余 篇 ,以 第 一 发 明 人 获 国 内外 授 权 发 明 专 利 82 件 ,出 版专著 6 部 ,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 项 等 。 获 国 家 杰 出 青 年科 学 基 金 、何 梁 何 利 产 业 创新奖、孙越崎能源大奖、国家百 千 万 人 才 、中 国 石 油 学 会会 士 、中 华 国 际 杰 出 工 程 师奖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 奖 2 项 、中 国 专 利 金 奖 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特等奖 1项等。
王莹莹 ,教授 ,长期致力于 深 海 采 矿 、海 洋 与 极 地 油气工程水下装备研发与可靠性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参 与 国 内首套 500m 级国产化水下井口及 水 下 采 油 树 的 研 制 、海 试及 工 程 示 范 应 用 工 作 ,主 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000m 深 海 采 矿 非 金 属 柔 性混输管的研制。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执行秘 书 、金 砖 国 家“海 洋 与 极地”专 题 领 域 中 方 咨 询 专 家组成员及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 、“深 海 矿 产 资 源 勘 探 开发”项 目 群 深 海 采 矿 混 输 系统总师、海南省“深海深层能源 工 程 重 点 实 验 室”学 术 委员会委员 、《Petroleum Sci‐ence》( 中 科 院 一 区 )期 刊 第二 届 青 年 编 委 、第 十 一 届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宋兆杰 ,研究员 ,长期致力 于 低 渗 - 致 密 油 藏 提 高 采收 率 基 础 理 论 与 技 术 研 究 ,在 多 尺 度 裂 缝 - 孔 隙 介 质 流体相变渗流理论与开发调控技术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主持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国 家重 点 研 发 计 划 子 课 题 、中 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8 项 ,在本领域主流期刊或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80余 篇 ,获 省 部 级 科 技 进 步 一等 奖 3 项 、二 等 奖 2 项 ,2021年 入 选 学 校 优 秀 青 年 学 者 ,2022 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联 合 会 授 予“青 年 科 技 突出贡献奖”,2023 年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
孙 越 崎 能 源 科 学 技 术 奖由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设立 ,包括能源大奖、青年科技奖 2 个奖项 ,另设煤炭 、石油高等院校优秀学生奖及家乡教 育 奖 ,每 年 评 审 、颁 奖 一次 。 第 31、32 届 孙 越 崎 能 源科学技术奖共有 419 人获奖 ,其中能源大奖各 4 名、青年科技奖各 20 名。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