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频传!又一波大奖捧回家

    期次:第27期    阅读:1012   

近日,中石大师生喜报频传,在科技创新、宣传教育等方面表现亮眼,系列大奖纷纷收入囊中。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10 月 28 日至 30 日,中石大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吕其超团队牵头,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延长油田等单位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智能纳米铠甲泡沫规模化封碳驱油技术”项目荣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为表彰该成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创新贡献,国际发明者协会联合会(IFIA)授予该成果最佳发明奖(本届仅 2 项)。该成果致力于扩大传统 CO2 地质封存规模,实现碳减排及油气能源开发利用的“双赢”。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CO2 Pickering 泡沫生成-破灭动态稳定思想,研发了纳米铠甲泡沫强化碳封存化学剂体系、地面自动化注入装备、铠甲泡沫封碳驱油工艺等系列技术成果。

近日,2023 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评审结果公布,中石大石油工程学院教师王宴滨、陈志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创新新星。截至目前,学校共获批25 名创新新星。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3 年设立,包含创新新星和创业新星两类,是由北京市财政经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骨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后备力量。经批复,2023 年产生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创新新星150人、创业新星10人。

近日,中石大地球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玲谦的学位论文《基于局部信息正则化的地震反演方法研究》(指导老师为周辉)、博士研究生谷明宣的学位论文《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及多维谱定量评价方法》(指导老师为谢然红)荣获2023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周泓宇的学位论文《地震波动方程时间高精度有限差分与K 空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指导老师为刘洋)荣获 2023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组织评选,自 2019 年起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杰出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 5 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篇。

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 2023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结果,中石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晓夏申报的“‘数智赋能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大思政课’模式构建与路径创新研究”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刘托托申报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精神生活思想及其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启示”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代表了国内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及水平。

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近日,以“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夯实强国建设人才之基”为主题的人民网 2023 大学校长论坛举办。中石大教授金振奎撰写的通讯《追梦的老人》入选人民网 2023 年度优秀校园新闻作品(文字类),全国高校共 15 篇作品入选,这是学校第四次入选。该作品介绍了冯增昭先生创立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古地理学报、Journal of Paleogeography、国际古地理学术会议和国际古地理学会的艰辛历程,串联起他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他执着追梦的一生。

近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首都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结果公布,中石大作品获一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优秀奖 2 项。参赛选手以生动笔触抒写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和体会,讲述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展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信心决心。

文/本报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