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级的同学们每天都在聊些啥?

    期次:第27期    阅读:47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工 20-1班共有 35人,16人成功保研,接近总人数的一半。刷屏的奖状背后,是他们青春奋斗的足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宝藏班级”,探秘他们的优秀秘笈!

志存高远 找准成长方向

“大学有一棵很高的树,上面挂了很多人”,这是大家对高数这样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课程的戏称。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化工 20-1 班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班级改变传统的晚自习模式,通过梳理知识点、收集课业难题、成立学习小组的方式,互帮互助。班级还增设了期中小测,强化题型训练,最终全班有四名同学高数测试取得满分。班级还联合同专业五个班级,开展“学业补牢计划”和“高数满分强基课堂”,由高数满分同学带领大家梳理知识要点,设置每日一题环节,利用假期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化工 20-1班的同学们高数成绩皆有提升,这也为班级探索集体学习模式提供了借鉴。

学习委员陈耀鹏说:“我是大一专业分流后来到这个班的,班上学习氛围非常好。我们每周都会召开班会,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加强组织策划 创新学习模式

进入大二、大三阶段,专业课程增多、难度增加、压力变大。为此班级在大一基础上实行了分组学习机制。一是设立名师课堂。针对重难点科目,成立攻关小组,由成绩优异的同学担任组长,在课程每章节结束后为大家串讲重要知识点。二是成立“一对一”帮扶小组。由于新高考改革,班级部分同学的物理、生物学科基础较为薄弱。通过设置“一对一”帮扶小组,班级帮助有类似情况的同学补足高中的知识。

努力终有回报,大家在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学物理老师夸赞道:“化工20-1班平均分比其他班高4分,学风是我见过最好的!”

激发学术热情 培养科研兴趣

为激发同学们参加科技创新创业的热情,班委会和班主任杨旺老师组织开展了班级内的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同学们走进科研实验室和校外科研合作中心,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在浓厚的科研氛围熏陶下,大家科技创新比赛参与率高达 80%,累计获得学科竞赛类奖项 100余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0余项,国家级奖项17项。

德智体美劳 一个不能少

“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班级同学热爱文艺体育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锻炼中磨练意志、凝聚力量,坚定信念、锤炼品格。”辅导员夷康说。

班级每周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促进大家身心健康发展。在党员的带动下,班级同学在足球比赛、首都高等学校跑射联项锦标赛、首都高等学校跆拳道锦标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校级奖项 20 余项,市级奖项 10 余项。志愿服务方面,班级同学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 5500 多小时,社会实践参与度100%,曾获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组织委员孙锜媚说:“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大家庭。能在这样一个富有凝聚力的班级,我感到很幸运。”

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这就是化工20-1班的优秀“秘笈”。

文/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

大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