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1 月 9日,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应邀组织知名美术家走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展美育志愿者“文艺进校园”活动,美术家们围绕“我为祖国献石油”“锦绣河山美如画”“一带一路”主题开展 70 年校庆书画创作,并举办“美育大讲堂”,以艺术创作描绘新时代大学师生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文艺服务人民方针。
学 校 党 委 书 记 王 同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韩 克 飞 ,副 校 长 韩 尚峰,党委副书记蒲俊霖,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马锋辉,中国文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魏华,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副主任董竟成,中国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原院长马新林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刘罡,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华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光华,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名誉所长王辅民,中国国家画院原秘书长陈鹏,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剑武,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山水工作室副主任任清,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干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交流座谈会上,王同奇对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来校支持育人工作表示由衷感谢,向美术家们的奉献精神表达敬意。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近年来推进文化育人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表示中国美协、中国文联是党联系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大学同样承担着高校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使命,这次文化交流对学校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与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联学的创新之举,是文艺工作者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宗旨,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以文育人的生动实践。王同奇希望,双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更加深厚的伙伴关系,在举办文艺活动、建设美育基地、开展共建交流和促进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合作,为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锋辉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有着70 年历史的能源高校,在新中国能源开发与建设、能源高等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石油精神、石油文化落地生根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进校园,切身感受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质和“为国家分忧,为民族争气”的价值理念,感受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中国石油大学落地生根,融入学校红色基因,铸进师生精神血脉,深受鼓舞和感动。希望通过交流活动,推动石油精神与传统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也希望美术家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作推出一批反映师者风范、传承弘扬石油精神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推进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和美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魏华、王平向学校捐赠美术书籍。王同奇向中国美协赠送校庆纪念品。
会后,美育志愿者行动“美育大讲堂”及现场创作交流活动同步举行。王平从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角度出发,阐述了增进全社会美育、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美育大讲堂”,增强师生对文化力量的感知,进而凝聚起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更好承担起高校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使命。美术家黄华三以“与时代同行——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多维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结合自己的主题性创作实践,从作品主题的选择、构思与设计、思想性与美育性等方面交流了如何激活传统中国绘画的技艺技法,服务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创作经验。
10 余位美术大家现场联袂创作了《风华》《克拉玛依之歌》《油田春早》等佳作,为学校题写了校风校训,并为师生写春联福 字 ,庆 贺 新 春(见 四版)。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