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9月下旬开始,多家石油石化企业校园招聘宣讲会陆续在我校举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中化集团今年都把校园宣讲招聘的首站放在了我校,四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的140余家企业的300多名代表齐聚我校选拔英才,我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截至目前,我校已有1200多名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已超过09届毕业生总人数的40%。
10月8日和11日,中国海洋、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大型校园专场招聘会在我校多功能厅先后举行。今年双选会现场依然火爆,仅中石油、中石化双选会就签约600余人,创我校单场招聘会签约人数历史新高。石油行业上、中、下游的专业都有需求,石油工程、油气井工程、地质工程等石油主干专业依然是企业需求的热门专业。地处北京、上海、金陵、茂名等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摊位前排起了长龙。生产型企业对本科生的需求较大,而研究生则是科研单位的主体需求。各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还注重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例如学生干部、党员等是大多数企业优先考虑的条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给予了极大重视。有些公司还把担任奥运志愿者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他们希望服务奥运的经历会给志愿者以后的工作带来帮助,可见企业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层仍是毕业生成长成材的广阔平台,选择到基层就业依然是今年毕业生求职的主旋律。在东南石油企业受到学子们青睐的同时,地处新疆、青海、四川等西部省区的企业前也是门庭若市。西北油田分公司表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西部油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油田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很多毕业生把目光转向西部,使西部石油企业备受眷顾。由于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发展需要,加之受往年上岗的我校毕业生在岗位上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影响,其今年在我校的招聘计划由去年的5人一跃增加到30人,双选会现场当场即签约5人。
大多数企业的招聘任务在双选会上都能基本完成。据悉,为了使广大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增强就业意识和就业主动性,本学期开学初期,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科部等院系就分别举行了2009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也表现得更加务实和理性。接受采访的许多毕业生表示,自己择业时在考虑专业要求、地域、薪酬等因素的同时,会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企业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思想准备。
文/学生记者 杨扬 马姣 张兆静 金洁琼 武月 李若琳 陈安琪 徐修文 张言午 曹强 吴双 张古月 雎圣 杨裔琦 邸建伟 图/本报记者 张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