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作课堂,他以热爱定格山海

    期次:第5期    阅读:468   
















你热爱这片土地吗?大到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小到一沟一壑、一沙一砾、一草一木。你喜欢出去旅行吗?手握相机,记录下祖国的壮美山河,或是换个地方感受人间烟火。在中石大有位老师,他用镜头记录独特的地貌、地层的产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就是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罗良。他的镜头背后,是满满的初心与热爱。

让爱好成为专业的有力辅助

有人说,地质学是唯一一个可以把工作和学习当成旅行的专业,通过观察揭示来自地球深部的秘密。在日常教学中,罗良带领学生们开展野外地质实习,频繁亲近大自然。“在我们行业中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将名山大川作为课堂。我深以为然,地质学是一个需要实地勘探的学科,地质考察也是一个需要投入热情的工作。”

地质勘探需要大量记录当地的地貌,壮丽的自然景观激起了罗良的地质摄影兴趣。“在拍摄中进一步感悟地质景观的壮美,切实感知地球科学对个人看待地质视角的影响。”从随手一拍到越发专业,罗良的摄影作品逐渐具备专业素养和审美情趣。

地质摄影为罗良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帮助,专业知识也促进了他地质摄影爱好的不断成熟。“野外地质勘探是开展地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规范拍出来的野外照片是后续分析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因此,地质摄影对地质学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将摄影故事带入课堂

新学期,罗良开设了地质美育课程“地质素描”,传播独一无二的地质文化。在课堂上,他介绍地质素描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帮助同学们掌握地质相关知识。他擅长讲述图片背后的地质学故事,希望用一张张照片直观展现地质学的魅力,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罗良为本科生讲授“普通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两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见解独到。对于刚入学的新生,他注重以故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而对于大二的学生,他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

传道授业之余,罗良经常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他说:“地质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我的任务是将书本上的内容以一种更加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希望用摄影作品激发大家对地质学的热爱。”

在第三届“聆听地球声音 解锁山河密码”地学文化节上,罗良展出了许多精美的地质摄影作品,深受中外学生喜爱,获得“最受学生喜爱奖”。这是对他的专业素养、摄影技术和审美能力的认可,也证明了地质摄影可以成为宣传地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并不仅仅停留在地质学

近年来,地球科学学院、体育与人文艺术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共同开设了多门地质美育课程。对那些对地质学怀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这是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的绝佳机会。罗良说:“大家在学习之余,要多多观察周围的地质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爱好不设限,少年要心怀远方、勇敢追梦!罗亮这样勉励青年学子:“将个人爱好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并努力将其发展成特长,你们将终生受益。”

文/本报特约记者摄影/普布顿珠、彭沥可、罗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