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成果,总结经验,凝聚力量!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召开

    期次:第12-13期    阅读:533   


本报讯 5 月 12 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隆重召开,交流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的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全面展示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系统总结开放办学成绩经验,凝聚政府、高校、企业力量,共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中国能源故事、中国青年故事。

教育部国际司二级巡视员席茹,外交部欧亚司副司级参赞樊荣,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张耀天,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熊敏峰,北京市 昌 平 区 人 民 政 府 副 区 长 马 春秀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天琪,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青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 ;圭亚那驻华大使周雅欣 、二秘奥妮萨-高登,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参赞阿布、教育参赞阿布杜姆尔扎耶夫·阿斯哈特,土库曼斯坦驻华使馆一秘/领事奥拉兹格尔迪耶夫·舒合拉特、一秘玛梅多娃·毕毕萨拉,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馆参赞兼总领事亚赫亚耶夫·鲍比尔,伊拉克驻华使馆文化处文化和科研事务负责人尼扎尔·萨尔迪·扎希尔;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粤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罕,中国石油中亚俄罗斯公司总经理卞德智,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公司副总经理李高潮,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卫,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人才开发经理陈文娟,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总经理、学校 2011 届校友凯伊波夫·叶尔西伊特;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仁树,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志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来华留学生指示批示、回信复信的相关高校代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小组成员单位代表 ,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单位代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教师代表、中外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校长金衍主持。

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主题视频《大道同行向未来》,视频从学深悟透、勇担使命,深化开放、合作共赢,胸怀天下、培育英才三方面介绍了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的工作情况。

席茹对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重要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推进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她强调,要坚持互利共赢,坚持产教融合,坚持互学互鉴,为促进国际关系发展、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作出新贡献(详见本期第五版)。

樊荣指出,重要回信饱含着总书记对中亚留学生的关心关爱,体现了总书记对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高度重视。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为契机,促进校际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世代友好,为推动中国同中亚互利合作、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民心相通、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详见本期第五版)。

张耀天指出,重要回信体现了总书记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对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关切,以及对广大来华留学生的关怀期望,希望学校在持续学深悟透重要回信精神上下功夫、作表率 ,聚焦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要,积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桥梁,着力培育知华友华友谊使者(详见本期第五版)。

熊敏峰指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在培养合作人才、促进文化交流、推动青年创新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培养能源行业青年人才,深化能源领域科技合作 ,探索能源交流新模式(详见本期第六版)。

学校党委书记王同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中亚留学生回信一周年,也是学校恢复招收来华留学生三十周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切实把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见本期第六版)。

企业代表、中国石油中亚俄罗斯公司总经理卞德智,高校代表、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教师代表、石油工程学院教授隋微波,联合培养项目单位代表、中石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公司副总经理李高潮,留学生校友代表、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总经理凯伊波夫·叶尔西伊特在发言中表示,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为推动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详见本期第六 、七版)。

会上举行了校企合作共建启动仪式,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公司、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公司、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将在新时期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展合作共建,围绕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巩固合作内涵,共同探索新时代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能源人才的新模式,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会上发布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首批十家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北京民俗博物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纪念馆、渤海钻探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张家口能源产业发展协会、河南省中牟县大孟街道等。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