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油气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延长石油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揭牌

    期次:第17期    阅读:684   



本报讯 6 月 4 日,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

校长金衍表示,打造油气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是行业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并正式运行,对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能源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意义重大。他肯定了实验室近年来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感谢各位委员对实验室建设发展给予的指导支持,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以“高起点、高层次、新机制、新模式”为建设思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目标,围绕“两深一非”等油气重点领域,聚焦油气能源战略转型及低碳清洁能源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培养能源交叉前沿领域创新领军人才,打造能源技术创新的示范性平台,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童杨介绍了科技部对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整体部署,对实验室科研和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童杨、金衍,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共同为“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金衍宣读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聘任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决定》,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李根生介绍了实验室概况、近期主要工作和研究进展、下一步工作重点等内容。教授曾联波、廖广志、黄中伟、刘维,研究员赵杨分别作“深层致密油气储层成储理论技术创新及工业化应用”“核磁共振测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超短半径分支水平井技术研究”“新型 PDC齿与高效 PDC 钻头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地全层系地质力学‘大模型’”等标志性成果汇报。

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家们围绕实验室优化调整布局和未来发展规划,对实验室研究方向、平台建设、标志性成果、提高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贾承造指出,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要聚焦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紧扣非常规这一主题进行重组与整合,把保障我国油气供给安全作为首要重大任务,推动能源转型与碳中和协调平衡发展。要聚焦原创性理论与技术,引领国家相关领域发展,成为国家油气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

6月 5日,延长石油集团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陕西省副省长王海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共同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延长石油共建的“延长石油致密油气高压水射流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揭牌。会上还举办了延长石油集团“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实验室研究骨干、学校石油工程学院教授黄中伟代表项目承担方签约。

下一步,双方将依托基地,聚焦高压水射流高效开发致密油气理论与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探索致密油气开发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