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期次:第28期    阅读:317   


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这封回信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年人的深情关怀、对老龄工作的深深期许,让广大老年人和老龄事业工作者倍感温暖、信心倍增。

在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就有这样一群“银龄行动”的践行者,在为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发光发热。2020年,克拉玛依校区成为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四年多来,累计有64所高校212位银龄教师到克拉玛依校区工作。

近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直属高校援疆银龄教师团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助力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

发挥政治优势,实现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克拉玛依校区银龄教师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退而不休,到克拉玛依校区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诠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追求,融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报国能源强国”的浪潮之中。银龄教师们奋战在教学、科研等一线岗位,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培育和社会服务工作,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为青年师生树立了榜样和典范。

发挥专业优势,深耕课堂教学。随着一批批高水平银龄教师的到来,克拉玛依校区发展中出现的部分学科专业师资紧缺、高水平师资不足的“瓶颈”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王铁冠院士,自治区“天池英才”特聘教授钟大康、纪友亮等银龄教师团队的到来,为克拉玛依校区高水平办学注入了新的动能。截至2024年春季学期末,银龄教师累计承担41000余课时教学工作任务,有效缓解了克拉玛依校区在建设初期专业师资紧缺问题。

发挥经验优势,培育青年师生。累计指导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60余项,指导青年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自治区级项目8项。累计指导338名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多名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赛事中获奖百余项。银龄教师通过“胡杨讲堂”“崇文讲坛”“青蓝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讲座150余场次。

银龄教师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及教材的选用编写上投入大量精力,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银龄教师带领团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2023-2024年共有11名银龄教师取得25项成果,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3项,立项经费超过1亿元。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地方成效突出。学校与克拉玛依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大中小学协同育人”项目,建立银龄教师专家人才库,邀请银龄教师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讲座30余次,参与外协项目10余项,参与各类培训20余次,提升地方思政教育、法治建设、师资队伍、基础教育能力和水平,克拉玛依校区“银龄计划”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态循环。

“银龄”品牌溢出效应日益突出。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师报先后报道了华北电力大学戴庆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双敏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曹航教授等银龄教师的优秀事迹。“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团队”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2022最美教师团队”。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视察克拉玛依校区,与银龄教师亲切交谈,给予高度评价。

克拉玛依校区银龄工作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推广效应,教育部先后在克拉玛依校区组织召开“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座谈会、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三协作组会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鼓励校本部退休教师参加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累计有66名银龄教师来到克拉玛依校区,切实将银龄教师作为推动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为银龄教师搭建有温度、有情怀的干事创业平台。

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0年以来,克拉玛依校区切实将银龄教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挖潜银龄教师资源优势,竭力动员调配多方资源,将银龄教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为银龄教师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供坚实保障。

设立专门机构,提升银龄教师服务管理新质效。高度重视银龄教师相关工作,专门成立“合作发展部”,配套专项经费,负责银龄教师保障工作。出台制定《援建教师活动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起“校-院-系-教师”四级联动保障体系。

完善工作体系,激发银龄教师教学科研新动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银龄工作,将银龄教师的教育管理纳入克拉玛依校区基层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银龄教师政治优势。充分发挥银龄教师专业优势,建立“师徒结对”传帮带工作机制,银龄教师与克拉玛依校区青年老师结对子,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搭建优质平台,探索银龄教师服务地方新模式。学校依托援建高校优质学科力量,先后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克拉玛依市共建天山研究院,与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克拉玛依市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克拉玛依市共建法治政府研究中心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鼓励银龄教师围绕新疆“九大产业集群”、依法治疆、文化润疆等开展综合研究,不断激发银龄教师干事创业激情与活力。

克拉玛依校区积极打造暖心“10个一”服务活动,为银龄教师打造舒心、安心、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组织开展赴小白杨哨所、军垦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国情疆情教育等,让广大银龄教师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奉献新疆,讲好新时期党的治疆方略成效。开设《执教天山下》《桑榆未老》等宣传专栏,多次在央视、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银龄教师先进事迹,提升高校银龄计划品牌影响力。

文/新华社 克拉玛依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