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前沿科技对话

    期次:第20期    阅读:36   




导读

8 月 ,中石大主办第四届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同月,学校机器人亮相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学校 SPR 机器人战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团队协作,近日在多项赛事中晋级,体现了学校在油气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步伐加快。

中石大主办第四届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

8 月,第四届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在京举办。会议以“AI 驱动油气产业发展与变革”为主题,深入探讨人 工 智 能 技 术 在 油 气 领 域 的 创 新 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李阳、李根生、张来斌、刘合、谢玉洪,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铭,中石大校长金衍等 500余名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由刘合主持。金衍致开幕辞,介绍了学校在油气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成果,表示学校在全国能源领域高校中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设置了油气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起成立了油气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打造了行业智能化创新示范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他希望未来构建能从真实作业中学习、进化的“油气工业智能体”,实现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他呼吁各方深化开放交流和协同创新,以智能化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挑战。

大 会 主 论 坛 由 苏 义 脑 、谢 玉 洪 主持。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斯伦贝谢等单位的 23 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化赋能油气 绿 色 低 碳 发 展 ”“AI for Shale—— 页岩油大模型建设的挑战与展望”“油气人工智能研究进展与展望”“油气生产安全运维大模型初探”“数字化海底及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决策”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大会同期举行 2025 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优秀案例颁奖仪式,46 个优秀创新案例脱颖而出。

大 会 还 设 立 了 九 个 学 术 分 论 坛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企业和 高 校 代 表 带 来 了 120 余 场 学 术 报告,其中包括 22 个特邀报告。报告涵盖 了 智 能 探 测 、智 能 钻 完 井 、智 能 压裂、智能油气田、智能储运管网、智能炼化、特种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理论与大模型等领域,展示了我国油气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行业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中石大机器人亮相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8 月 17 日 ,首 届 世 界 人 形 机 器 人运动会在京闭幕。在为期 3 天的赛事中 ,来自 16 个国家的 280 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围绕田径、足球、武术及实用场景挑战等项目展开角逐。中石大人工智能学院连远锋老师指导,学 生 宋 英 暄 、王 鑫 、王 乐 泉 组 成 的 团队,带着他们二次开发的机器人在 400米项目中获小组第三、总排名第 28 的成绩。

三 名 成 员 优 势 互 补 ,擅 长 机 器 人动作开发、语音控制和计算机视觉的宋英暄主导环境检测与分析;精于机器人动态捕捉的王鑫负责动态分析与训练;研究方向为仿真模型的王乐泉承担仿真平台的测试与训练工作。团队以步态分析为核心,结合环境检测与仿真平台训练的优势,最终决定主攻 100 米和 400 米竞速项目。

备 赛 初 期 ,团 队 面 临 机 器 人 在 弯道易失衡的技术瓶颈。在连远锋老师指导下,团队引入 MOJOCO 仿真平台,从根本上优化了关节力矩分配算法。同时,团队大胆应用基于强化学习的仿生步态控制算法,让机器人模拟出更接近生物体的协调姿态。为了让机器人在高速中“看清”前路,团队还为机器人加装了环境检测模块,通过机器人头顶的摄像头实时识别赛道两侧的白线,实现自主轨迹计算与方向修正,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在弯道中的自主循迹性能和稳定性。

在 国 家 速 滑 馆“ 冰 丝 带 ”的 赛 场上 ,团 队 的 机 器 人 先 后 完 成 100 米 与400 米比赛。尽管在 100 米比赛中,因强光与赛道光滑机器人起步后便发生赛道偏离;在 400 米比赛中,面临邻道机器人逼近的突发状况,团队都迅速作出调整,最终顺利完赛。

此 外 ,中 石 大 SPR 机 器 人 战 队 近日 在 ROBOCON“ 飞 身 上 篮 ”机 器 人 篮球竞技赛、ROBOMASTER 2025 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中成功晋级全国 32 强,续 写 了 战 队 在 机 器 人 领 域 的 奋 斗 篇章。

文/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