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

    期次:第836期    阅读:813    作者:□张莹

  上大学半年没有回家,刚下火车重回家乡吉林省的那一刻,最大的感触就是家乡的天气不像北京那么温柔,更多的是粗犷、大气。
  如今,家乡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家乡的变化也着实令我欢欣鼓舞。
  家乡盖了很多新房,虽然都是平房或瓦房,但所用的材料很结实,外观上看着也很漂亮。而且今年政府推行了一项泥土房改造的新政策,凡是住在泥土房里的村民只要盖新房,政府就给一万元钱的补助,这样大大减轻了乡亲们的负担,也增加了他们建筑新房的信心。
  30年前相当富裕的人家才有大件家用电器,而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乡亲们也大部分用上了手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在村里已经有好几家安装了电脑,乡亲们通过电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并试着用电脑寻求致富之路。除了免收农业税,农民种地政府还会给粮补,自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以来,从今年开始农民买家电政府也给一定补助。总之,政府一直都站在农民的角度为农民办实事。
  家乡人重视教育的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0年前,村里很多孩子早早就辍学了,而现在,家长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观念转变了,学生很少有辍学的。
  今非昔比,乡亲们的致富路不仅仅局限在种地上,还发展起了畜牧业,既充分利用了农闲时间又增加了收入,家畜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这样就实现了循环经济。去年夏天,北山三家养殖场在短短3个月内便初具规模,经过半年时间的改造,养殖场的设施现在已经更加完备。
  农村的快速发展与这些有识之士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动下,加上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农村的发展前景一定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