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期次:第844期    阅读:805    作者:□李静静(人文社科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吹响了科学发展的号角。这是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汲取了国内外发展的正反经验,高屋建瓴地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五年来,它愈来愈透显出强大的力量,得到人民的高度认同。当前,高校正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于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教学的老师,只有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个灵魂,吃透其精神实质,提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将科学发展观与课程有效结合起来。
  关于这一点,2009年3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提出了五点要求。我将其与我所教授的课程相结合总结为两条:
  第一,贯彻什么?“深化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评价、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还要教会学生方法论。
  第二,如何贯彻?“找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点和关切点,加强对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正是我们教学的指导原则。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关键在于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是提高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深度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期待学生通过这个课程不仅仅掌握原理本身,还能够通过这些原理去分析和思考科学发展观的相关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将两者真正地融会贯通起来。因此,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义和案例的更新,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教育十分必要。
  当代青年大学生可塑性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强化教育,刻不容缓。本课程的特点在于理论性强,但并不代表缺乏实践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怀着兴趣去学习,是我们的重要目标。通过《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希望大学生认识到:只有科学发展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这是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而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大学时期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黄金阶段,只有提升自我,以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科学发展。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正是要求大学生做到全面、协调地发展自我,拥有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