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至31日,是我校2009级新生报到入学的日子。校园内、学生公寓前彩旗飘扬,广大师生员工热情洋溢地迎接新一批石大学子。为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学校在开学前专门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迎新工作圆满完成,目前绝大多数新生已顺利报到入学。
新生接站工作周到细致为保障广大2009级新生按时顺利到校报到,8月30日至31日,我校在北京站以及北京西站设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义务接站点。其中北京站接站工作由石工学院负责,其工作成员来自石工07党支部、社会实践中心以及石工学院社团联合会;北京西站接站工作由工管学院负责,其工作成员来自工管学院学生会。同时,勤工助学中心的多名同学大力配合院系完成接站任务。
接站人员分工明确、认真负责,保障了新生及家长从出站到登记再到坐上校车出发的各环节都衔接得较为紧凑,使得整个过程畅通有序。面对前来接站的工作人员,新生感受到了学长们的热情与关心,家长也对学校周到细致的工作表示感谢。绿色通道为困难学子排忧为使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入学,在继续做好本科生“绿色通道”工作的同时,学校今年还首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我打心眼里感激这项政策!”新生报到日,在学校的“绿色通道”办理处,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学生家长王树民高兴地说,只用两个小时,儿子就办好了助学贷款申请手续,5500元的学费不用发愁了。
我校近年来加大了与银行间的合作力度,帮助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每年有近400名大学生因此顺利入学。“目前我校的在校贷款学生有1500多名,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校党委副书记雷玉江说。
到30日上午10点钟,机电学院今年招收的356名新生中已有190多人前来报到。“现在有21名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还有部分学生申请了生源地贷款。”学院负责相关工作的辅导员数了一下登记名单说,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般会有20%左右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
来自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南公营子镇西村的张宁,父母都是农民,几年前父亲生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我妈供我上学不容易,助学贷款能解决大部分学费问题,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争取能得奖学金,还打算勤工助学,尽量为她减轻负担。”张宁坚定地说。
各单位迎新工作井然有序新生报到入学需要办理各项手续,为使报到过程顺利畅通,8月30日至31日,各院系周密安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迎新工作井然有序。
资信学院、石工学院、化工学院、机电学院等院系都在学生公寓前设立了新生报到处,包括新生签到咨询处、家长休息区、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区等。工作人员对新生及家长热情接待,引导新生办理一卡通和入住手续,帮助新生将行李送入寝室,耐心解答新生和家长提出的各种疑问,带领他们参观宿舍和学校,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忙得不亦乐乎。“之前我担心自己人生地不熟不能顺利办理各项手续,没想到学长们把一切都给我解决了,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我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会很精彩,这么多社团,这么多活动,这么热情的你们!”新生们面对热情的学长们如是说。学长们的热情感染了先到的大一新生,部分新生踊跃担当志愿者,加入到迎新大军中。
此外,数理系还专门设立了防治甲型HIN1流感宣传展板,向新生及其家长宣传有关甲流的防治知识。细心关爱凸显以学生为本资信学院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师1+1助学工程”今年继续进行。该助学工程自2004年开始,由本学院教师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贫困的新生进行资助,资助时间为一年,并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建议和保障,让他们感受到石大的关怀和温暖。为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资信学院今年还新增了4位女教授及副教授作为地质专业和勘查与环境科学专业的班级导师,她们热爱学生工作,责任感强,教育经验和人生阅历比较丰富,能够辅助指导年轻辅导员工作,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今年报到的外语系2009级本科生中共有包括苗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和一名土耳其留学生在内的52名新生,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化工学院和机电学院招生规模与往年基本持平,学生素质较去年有所提高,“尽管大部分是‘90后’,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普及,所以新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很高。”一位学院教师说道。此外,机电学院对家庭贫困的新生给予特殊照顾,除了让他们进入“绿色通道”,还计划评选励志奖学金,给贫困生发放生活用品等,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此外,为使送新生前来报到的家长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化工学院和石工学院分别于8月30日和9月1日举办了新生家长学校,介绍了各专业的辅导员和学院概况、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学院发展目标,并对学分制、免试保研及转专业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文/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