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民:与石油约定一生

    期次:第851期    阅读:1313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中宣部、中组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我校校友王启民、秦文贵光荣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王启民,196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的铁人”。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出油的那天,正是王启民22岁的生日,还是北京石油学院地质专业学生的他为年轻的共和国发现新的工业血脉而激动不已。
  1961年,他告别母校,从此躬身在大庆油田的科技战线四十几年如一日。从上世纪60年代起,基本上每个十年的跨越,都伴随着一项新技术的革新,以石破天惊的科技力量带给油田一次次崭新的机遇。十年磨一剑的能量是巨大的,而耐得住一个又一个十年的寂寞考验、一次又一次试验的反复尝试,更需要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勇气、执著,还有自信。
  上世纪60年代,王启民走出校园,第一次真正走进了石油工业的实践中。当年的“二级红旗手”实习生,成了响当当的科技闯将。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
  进入70年代,王启民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在9平方公里的试验区里,他和研究团队穷十年之功,共采集了1000多万个数据,不仅保持了试验区中含水期的高产稳产,而且绘制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套试验区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摸清了油水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情况,揭示了油田不同含水期开采的基本规律和稳产办法。
  也正是由于他的坚持、忘我,让他从那时开始,便饱受病痛的折磨。本是国家三级运动员,可由于长期在野外作业,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找上了他。瘦弱的身子,佝偻的腰,成了他的定格。走路总是哈着腰,常常疼得满头汗,可是他就这样躬身前行,从未停歇。他说:“什么时候精神都不能趴下。咬牙挺过来,人生和科研都会出现新天地。”
  8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第一个稳产10年的目标实现。更大的研究课题随之而来:油田是否还能稳产,如果继续稳产,方向在哪里?于是他奔向了表外储层,这个厚度不到半米、在国内外开发中被判“死刑”的“无油少油层”。整整7年,他终于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保证了油田再稳产10年目标的实现。
  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使大庆油田实现了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与国家审定的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增收节支150亿元。
  到2002年,大庆油田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记录,远远高于世界同类油田12年的水平。40多年来,王启民先后主持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
  当前,在向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进军的高科技新会战中,这位在油田干了快50年的古稀老人仍在孜孜以求地工作着。
  他说,王启民只是一个名字,是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的缩影,是祖国培养了他,油田造就了他,他用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反哺他深爱的石油事业和祖国母亲。(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