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崭新的年代
期次:第862、863期
阅读:789
本报评论员
迎着2010年第一缕晨曦,我们送走了新世纪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晨曦载曜——那温暖与光明中绽放着昨日的荣耀辉煌。
伴着2010年第一场纷纷扬扬的瑞),我们走进了新世纪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瑞雪丰年——那皑皑白雪下萌动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1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但中国却在这短暂的历史时光中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果敢、坚毅与执著书写了一幕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剧。2009年,呼啸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险象环生的世界经济形势未能阻挡共和国坚定前行的脚步,她向世界展示了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危中求进的中国精神,穿越60年峥嵘岁月,走过60年风霜雨)的共和国以更加自信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回望时光车轮碾下的深深辙印,我们同样在四季轮换中感受着石大不平凡的2009。
这一年,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找准了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整改落实方案。我们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地向着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进。
这一年,我们激情澎湃,豪情满怀。在国庆盛典中,近1300名石大师生参加了首都各界庆祝共和国成立60周年群众游行和联欢晚会,为祖国欢呼喝彩;以“传播石油文化,培育石油英才”为主题的中国石油文化论坛,则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旗帜在石油学子心中高高飘扬。
这一年,我们阔步前行,硕果满枝。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两项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门课程分别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一个教学团队被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5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6项;人才队伍建设再获突破:三位教师分别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殊荣;校园建设欣欣向荣:学校东食堂破土动工,石油研修大厦启用在即。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向明天进发。2010年,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2010年,是学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是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根基的关键之年,走好这承前启后的一步至关重要。
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未完全消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崇高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抢抓机遇,统筹全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拥抱2010,我们将乘势而上,继续坚持特色兴校战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保持和强化石油石化学科优势,为建立以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为特色的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倾力而为。
拥抱2010,我们将锐意进取,继续实施国际化战略,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瞄准石油石化领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为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化进程开拓进取。
拥抱2010,我们将脚踏实地,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及其他队伍的和谐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新的使命。2010年的第一缕晨曦虽已消散,但它明媚动人的光芒依旧在我们心中闪耀;2010年的第一场瑞)仍旧覆盖大地,但那厚厚冻土下的希望和生命却呼之欲出。
2010年,我们正在努力,我们正在奋斗,我们正在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