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院系巡礼

    期次:第862、863期    阅读:747   

  ■本版报道根据各院系2009年工作总结整理
资源与信息学院:教学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9年,资源与信息学院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共谋学院科学发展,尤其是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该院的教改项目“实施精品战略,建设石油勘探开发品牌专业”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订单为基础的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沉积岩石学》(第三版)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在教学改革方面,“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基础”分别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造岩矿物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岩相古地理》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油矿地质学》(第三版)、《石油地质学》(第四版)、《油气田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上、下)》被评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科研事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2009年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和改革工作,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该院新签科研项目合同315项,合同金额2.76亿元,实到科研经费9000多万元,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型整装项目上,该院取得重大突破:以高德利教授为第一负责人的国家重大专项启动,这是高等教育系统惟一的一个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第一完成单位,由陈勉教授、金衍教授、张广清副教授等人完成的成果“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的非平面压裂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鄢捷年教授与中国石油钻井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成果“化学固壁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根生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申报了该院首项“973”项目。
  2009年该院积极打造高端科研平台,启动了石油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凝练方向,精心设计,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建设的方向。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形成特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努力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学院整体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不断探索培养模式的创新,强化国际化教育的力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该院2009年积极开展“研究生全英文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已开设了“胶体与界面化学”、“石油化学”、“炼油技术”、“仪器分析”、“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
  学院还积极支持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特别是国际性学术会议,依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项目,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来校开设研究生短期课程教学和学术交流,送博士生到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提升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多名学生获得了北京市、学校的优秀论文奖,2名博士生获得了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
机电工程学院:全力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
  机电工程学院2009年度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核心竞争力指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该院6个系都制定了本科教学核心竞争力指标3年发展规划。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申报教改项目达30项;学院独立申报的“机械工程”、与化工学院联合申报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批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授予北京市特色专业。科研方面,年实到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8万元,增幅25%;在统计源刊物上发表论文285篇,比上一年增加111篇,增幅达39%。
  学院还加强了油气重大专项的落实工作。目前,在海洋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材料学科、自动化及控制学科等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已落实的项目经费近2000万元。
工商管理学院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学科突破
  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继续全面落实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学院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该院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MBA申报为着力点,积极进行学科建设申报和规划工作。2009年6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成为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该院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的申报工作也顺利开展。
  该院还整合全院力量,全面推动“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建设,带动其他本科专业建设,目前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引进、论文论著、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品油物流与营销实验室的建设已经与石化盈科签订共建合同,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踏上新的发展征程
  2009年11月12日,学校研究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两学院合署,并成立5个教研室和3个研究中心,标志着人文社科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过去一年中,该院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提升质量,科学发展”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并推动学院的各项工作: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博士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了学科建设整体上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行列,学校通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并批准于今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加强了科研团队建设,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计算机系:向规范与创新要质量
  2009年,计算机系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深化教学规范化建设和创新性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该系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削减理论课学时,增加实验实习课学时,开设软件开发技术高端课程,增加了实训环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培养优先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理念。其中,实训已经成为计算机本科专业不可缺少的环节,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该系颁布了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办法,确保课堂教学、课下作业、上机实习或实验等环节做到位,达到课程的规范化要求;同时,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中心,完善、落实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
  外语系以全面提升外语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巩固大学英语及英语专业教学成果为重点,继续深化管理和教学改革,推动教学、科研、管理和各项工作上层次,努力开创外语系建设和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2009年,外语系加强课程梯队和科研梯队建设,总结并建立高水平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常态运行模式,继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该系以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进二级单位管理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并实施以系内岗位津贴分配制度和量化考核体系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新的科研奖罚政策和超学时酬金政策,加强民主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开创有利于职工发展的新局面。
数理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呈现亮点
  2009年是数理系稳步发展的一年,圆满完成了2009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而且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2009年11月,数理系启动了校级重点学科“材料物理化学”的建设;12月,赵昆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教师马宁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资助。
  多年来,数理系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数理系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数学与物理等学科竞赛多次获奖。2009年,我校学生在全国首届大学生数学竞赛暨北京市第二十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取得可喜成绩,共有18人获奖,为我校历史上获奖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去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等一系列竞赛中,我校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
体育教学部:学生为本健康第一
  2009年,体育教学部不断更新体育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体育教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群众性体育运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顺利通过北京市教委2009年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体系的评估。
  该部将“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一年级开设了身体素质课,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年学校群体竞赛活动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校内主干群体比赛,院系协会基层赛事多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