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加快新兴学科培育

我校调整部分院(系)学科布局

    期次:第865期    阅读:1020   

  本报讯 为加快我校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步伐,促进学科的全面均衡发展,学校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日前作出决定,对部分院(系)、学科布局进行整合、调整,筹建新的学院。
  本次院(系)调整是我校在昌平恢复建校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原则上将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个别情况调整二级学科,以实现优势学科与基础学科的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结合,更好地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带动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加紧培育新的优势学科,以适应国家、行业、地方和学校发展的要求。
  根据调整方案,学校将筹建理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均为筹建期间的暂定名称)。其中,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从原机电工程学院划出,化学一级学科和应用化学二级学科从原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划出,与原数理系原有的数学、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组建理学院;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三个二级学科从原资源与信息学院划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从原机电工程学院划出,与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组建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油气储运工程二级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从原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划出,与原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力学四个一级学科,组建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原资源与信息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需重新确定名称。
  此次院(系)调整是我校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学校要求在新学院筹建期间,原有各院(系)的工作职能不变,要切实做好教学、科研等任务的安排,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各职能部门和院(系)要紧密配合新学院筹建工作小组认真、高效地开展工作,要于2010年3月底前完成学科布局调整与新学院的组建工作。(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