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恩师冯世瑄

    期次:第870期    阅读:1007   

  
□郑富明
冯老是石油大学物理教研室的几位元老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的时候,冯老就已执教物理课程了。那时对冯老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来报效祖国。六十年代初,我留校加入到物理教研室工作后,虽然最初没有直接和冯老一起工作,但他一直是物理教研室教学和科研的领军人物,大家都觉得冯老治学严谨,教学兢兢业业。1977年,伴随着中国的巨大变革,学校重新招收物理专业的学生,当时教研室安排冯老主讲物理班的光学课程,而我被安排做习题课和答疑的辅导工作。就这样,我有幸开始和冯老在一起工作,他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当年为了上好这门课,冯老和我一起认真地反复研究光学教材教程和其他众多参考资料,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进度。除了认真地研究教材外,他还精益求精地从各种外语文献资料中收集整理一些光学新进展的内容作为补充教材。
  他对我的辅导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我上习题课的教案,他都要求在上课前送他审阅,每次都细致耐心地提出修改完善建议。这种亲历亲为、细致入微的教诲,使我受益良多。和他共事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教材中哪些章节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严格要求我吃透教材的章章节节。教材中每章后面的习题,冯老要求我每一道题都要解好,不但要解好还要解巧。这样,每一次都有几十道题送给他审阅,而他每一次都看得十分详细,并且不厌其烦地给我详细批注。有时我提供了几种解法,他还会兴致勃勃地再附上另外的解题思路,同我分析哪个最优哪个最巧。现在回想当年,他同我讨论习题时认真而饶有兴趣的神情仍然清晰地浮现于脑海,仿佛就发生在昨日。记得当时教材中出现了一些通过证明可以得出的公式,然而书上并没有给出证明,冯老就要求我一定要把公式推证一遍,他还要求我批改学生作业时要详细批注,尤其要指出错误的地方,分析易错的原因,而不只是简单地打叉打勾。他反复对我说,要总结分类学生易错的问题,这样他好针对学生们在学习中的难点症结在讲课中作一些强调和总结,避免学生走弯路,反复跌倒在同一个难题前。他的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我当然更是教学相长,受益颇深。
  一晃数十载,耄耋之年的冯老在这个清明时节辞世而去,而我也已经白发苍苍。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曾感染激励着我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对年轻教师和学生如他一样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冯老是我的前辈,更是我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