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专业重学业融行业

——理学院学风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期次:第874期    阅读:882   

  ■优良学风建设工程专题报道
□杨东杰 延婷
在高等教育各环节中,学风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大学的办学质量与教育水平,还有大学的精神和文化。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前进的动力。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近3年来对连续5届学生进行了“爱专业、重学业、融行业”学风主题教育活动,对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爱专业促兴趣学风建设首先要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转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理学院经常邀请一些在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修读数学专业,然后转型到石油天然气工程、地球物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后取得较大成就的学者以及本院的优秀毕业生与学生座谈,解答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找到努力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身边鲜活的实例,该院学生找回了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不仅确立了大学学习的目标,而且明确了人生的努力方向,鼓舞了士气,从源头上解决了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强管理促学业态度决定一切。端正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坚实基础。理学院一方面建立完善了由学生干部、辅导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通过严抓管理降低迟到率、旷课率和早退率等学风量化指标;另一方面,通过班级值周制度和优秀习惯养成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觉重视学业。一对一深度辅导解疑惑为及时掌握每个人的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管理,理学院专门制作了深度辅导记录表,内容包括新生谈话记录表、学业分析与面谈咨询记录表、转专业学生面谈咨询记录表等,各年级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选择一对一谈话地点、谈话内容和谈话形式,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疑惑。优良学风宿舍造环境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学习的第二课堂、人格完善与气质修炼的重要舞台,已经成为学生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和管理单元。健康的宿舍文化、和谐的宿舍氛围对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意义重大。理学院结合学生少、班级少的自身实际,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学风评比,既细化了评比单元,又增强了竞争。学院还出台了《学风宿舍评选办法(试行)》,每学年在全院评选出一星、二星、三星级优良学风宿舍,并给予一定的奖金激励。评选出的优良学风宿舍在全院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带动了全院宿舍风貌的转变,达到了以评优为契机,营造良好学风的目的。
  石油一线社会实践强责任理学院学生对石油主干专业了解较少,又没有石油主干专业的实习机会,对石油一线缺乏客观的认识,学生急切希望走进油田、了解油田。为此,学院近几年先后组织学生到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胜利油田物探一大队等石油企业基层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寓于石油一线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将社会实践和辅修专业实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自体验,深入思考,客观了解一线工作生产实际,拉近了学生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双学位教育融行业鼓励学生辅修主干专业的双学位,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复合型数学人才,促进学生融入石油石化行业,是理学院双学位教育围绕“融行业”实施的重大举措。辅修石油工程等主干专业的双学位,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拓宽了专业面,提高了综合素质,在就业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整个班级和学院来说,学生的学习节奏加快,学习强度加大,在客观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助于全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为确保学风建设常抓不懈,制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学风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以上举措,该院学生的学业警告率由2007年11月的平均10.2%,降低到2009年的平均1.21%,连续三届学生没有一人受到学业警告。目前,该院2007级38人中有23人辅修双学位,2008级49人中有39人辅修双学位,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效果,石油特色的复合型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