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
关键词:教学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要点摘录
■第一条教育教学奖励范围:获得高级别(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的教学成果、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及优秀教学研究论文。
■第二条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标准:特等奖50万元奖金,一等奖30万元奖金,二等奖10万元奖金。
■第三条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标准:特等奖10万元奖金,一等奖5万元奖金,二等奖2万元奖金。
■第十一条教育教学奖励和科研奖励同等对待。教育教学奖励成果记入获奖者的考绩档案,作为职务聘任、岗位考核和评优晋级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校长解读:在新的奖励办法中,学校对教育教学成果的奖励与科研成果的奖励完全对等,科研成果奖励到什么程度,教学成果也要奖励到什么程度。
《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规定》要点摘录
■第六条青年教师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岗前培训和助教工作外,期间还需参加以下工作:1.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培训,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小时。2.设置实习环节的理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需参加一次本专业(学科)学生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工作。3.青年教师除参加教学团队教研活动外,每年须完成8学时的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
■第八条青年教师在晋升职称前应具有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经历。
《校级教学名师评选与名师培育工程管理办法》要点摘录
■第六条对获得校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的教师,学校将授予“教学名师奖”荣誉证书,并予以3万元的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持。
■第十一条对入选教学名师培育工程的教师,学校将给予以下支持:1.给予2万元的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持。受资助者需填写立项建设任务书,建设期3年。2.以优良成绩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者将优先推荐参评校级教学名师。
《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要点摘录
■第三条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使教学团队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基本覆盖本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研究生学位课、其它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以及重要实践环节,并惠及到其它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
■第十条为培育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将每年从基层教学团队中遴选出15个校级培育教学团队给予2万元/队的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持,建设期限2年。
《院(系、部)实验教学机构与教学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办法》要点摘录
■第二十四条在每两年组织的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可单列实验技术成果奖,根据实际情况评审。
■第二十五条学校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特别对为满足设计性、综合性与研究性实验项目而开发新型实验装置的,学校将予以专项经费支持。
校长解读:骨干教师队伍实现由中年教师为主向青年教师为主的梯队过渡,是我校当前必须重视、下大力气解决的紧迫课题,因此必须要给青年教师压担子,给他们提供快速成长的平台。
关键词:科研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要点摘录
■第三条:国家级科研成果奖的奖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且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等奖200万元科研费+10万元奖金,二等奖100万元科研费+5万元奖金;获得国家发明奖,且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等奖150万元科研费+7万元奖金,二等奖60万元科研费+4万元奖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且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等奖100万元科研费+5万元奖金,二等奖40万元科研费+3万元奖金;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励,且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等奖5万元奖金,二等奖3万元奖金。
■第八条:我校教师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50万元科研费+5万元奖金。
校长解读:这一办法中所规定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与原《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石大北校科[2004]2号文)相比,科研经费支持与奖金幅度均大大提高,目的就是要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职员工勇攀科学高峰,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及学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要点摘录
■第四条前瞻导向性科研项目每年支持额度在300万元左右。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新兴交叉学科前瞻性研究、科技新领域培育研究、科研团队等方面的支持。(1)科研团队或新领域、新学科、培育项目,每年2~3项;(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配套经费,用于每年批准立项的由我校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3)学校基础学科研究基金,每年10项左右。
校长解读:人才培养及学术发展基金是学校为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与文化氛围而多方筹集经费新设立的专项基金,除用于青年优秀人才培养以外,主要用于支持前瞻导向性项目、培育新兴学科及开拓新研究领域、增强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大学生创新工程等方面的资助。在科研资助方面,基金主要体现了学校重点资助基础理论研究、新兴交叉学科前瞻性研究、科技新领域培育研究的导向。
《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要点摘录
■第十二条学校对已经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将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在学科建设经费中给予支持。
■第十六条学校对进入创新团队成员的科研业绩将不进行单个考核,而只对团队实行目标考核。
《专职科研人员岗位制度实施办法》要点摘录
■第六条专职科研人员可以从事基础研究,也可以从事工程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973项目等的研究,从事工程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员主要承担企业的重大攻关课题。
■第十六条对于从事基础研究或在学科建设中有贡献的优秀专职科研人员,其岗位津贴由学校发放,人数为专职科研人员总数的20%左右。
校长解读:设立专职科研人员岗位是为了充分调动专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提升我校科研的整体水平。专职科研人员的发展有两条道路,既可以从事基础性研究,也可以从事应用型研究。从事基础研究或在学科建设中贡献突出的优秀专职科研人员,其岗位津贴将由学校发放。
关键词:在职培训
《教职工在职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要点摘录
■第三条学校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为目的,以按需培训、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为原则,以非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采用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职工在职培训。
■我校教职工在职培训方式主要有校内岗前培训、校外岗前培训、学历学位提升、国家公派出国研修、国内访问学者及其他短期专业类培训等六种。
校长解读:《教职工在职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的核心是加大在职培训的力度,减少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数量。对于学校来说,在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的前提下,更主要的是为人才的成长成功提供继续教育的支持,体现人人可以享受到学校支持的继续教育的在职培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