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低碳生活感悟石油精神关注社会民生

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期次:第879期    阅读:846   


















  
编者按:今年暑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青年学生提出的要求和希望,积极引领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国石油大学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关注社会民生,践行科学发展”为主题,选拔了224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往年相比,今年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资助范围更广,使更多石大学子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各级团组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抓住契机,扎实有效地推进活动实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主题

7月29日至8月2日,化工学院组织学生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们参观了内蒙古新圣燃气有限公司、内蒙古新锦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及杭锦能源塔然高勒煤矿三家企业,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发展历程及企业文化,特别是针对企业所涉及的天然气、煤、风力发电三种能源产业的介绍,并在工作现场进行了实践学习,对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深刻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大家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节能减排的队伍当中。
  各地石油石化企业是“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主战场”
  机械学院、石工学院、地学院、化工学院分别组织学生赴江汉油田、胜利油田、陕西宝鸡石油机械厂、河南新乡胜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大庆油田、中海油湛江公司等企业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校团委也积极组织博士团等实践团体赴江汉油田、江苏油田、安东石油、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新疆销售公司等石油石化企业参观、学习。
  在社会实践中,同学们跟随石油工人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观生产车间和地质、钻井、采油、地面技术等培训基地,感受企业文化,寻访在油田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与企业领导举办座谈会,对石油行业上游、中游、下游的操作流程以及油田的发展现状、建设历程、先进技术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并在现场得到了相关专家耐心详细的解答。
  7月12日至17日,在河南新乡胜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机械学院8名受该公司资助的本科生在公司的铆焊车间、技工车间等进行了生产实习,将自己课堂上所学的有关机械设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月25日至31日,石工学院学生在大庆油田聆听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对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及企业文化的精彩讲解,亲身感受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还在中海油湛江采油服务公司参观了湛江海上平台模拟基地、湛江海油运输装卸码头,了解了FPSO的三维空间模拟软件系统的运行操作。8月6日至8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赴天津塘沽参观了正在渤海湾检修的“滨海504”和“海豹六号”两艘深海物探船,认真观察船只的驾驶室、轮机舱、放炮控制室等重要舱室,并向工作人员了解了船只出海勘探时的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
  7月15日至22日,地学院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共同组织师生对山西大同地区古代河流沉积进行野外地质教学研讨考察,通过在现场开展“认、描、画、量、析”的教学研讨,两校的地质专业研究生们增长了知识,提升了野外技能,也加强了交流,加深了友谊。
  7月28日至8月10日,在新疆和云南销售分公司,校团委组织学生参观了曾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大标杆加油站”等殊荣的金花加油站,以“中国石油榜样”、“十大特等劳动模范”张本荷名字命名的张本荷加油站,曾获得“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百面红旗单位”等诸多美誉的红山路加油站,加深了对油气储运等专业的了解,熟悉了石油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对销售行业一线的工作和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
  7月25日至31日,由6名博士与7名研究生组成的博士团赴中石化江汉油田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现场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认真学习各单位专家的宝贵经验,收获颇丰,他们表示回校后一定将实践成果与老师同学广泛交流分享。
  8月1日至8日,10名石大学子赴安东石油公司,与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4所高校的29名学生一同开始了“走进安东,让职场生活更精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参加了职场讲座、团队竞技、体育比赛、击剑体验和沙滩娱乐等项目,聆听了安东石油公司执行总裁罗林的职场经验,收获学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石油院校的学生,在实践期间,他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使自己在强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了油田生活,感受了石油文化,加强了对油田现场生活的了解和认识,他们也都被石油工人那种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的精神所感染,对石油精神有了新的领悟,更加坚定了“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献身祖国石油事业的决心。
  7月18日至25日,石大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团赴山东无棣崔什小学,本着“传递知识,拓宽视野,素质训练,激励成长”的原则,面向崔什农村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共150余名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花开今夏”暑期支教活动。支教期间,支教团成员安排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穿插了以讲座、演示实验为主要形式的自然科学课,并根据当地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落后的现状,设置了体育活动、团队游戏和素质拓展培训等环节。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反馈学生支教期间的学习情况,成员们还对五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家访,在水湾镇敬老院开展了为期半天的献爱心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带到了基层,带到了农村。在此期间,“中国石油大学驻无棣县车镇乡支教基地”正式成立。
  7月6日至7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09党支部赴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四寺渠村开展了红色“1+1”活动,就社会民生问题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慰问老党员,为生活困难的党员送去生活用品,开展送文化下乡和低碳环保宣传,参观村办企业,使同学们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和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有了深入了解,也深刻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7月末,机械学院学生在昌平南口镇王庄村开展了以“世博下乡行”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张贴世博宣传画册、开展世博知识竞猜等形式向村民宣传上海世博会;在湖南耒阳亮源中心,支教的机械学院同学们精心备课,进行了英语、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教学,开设主题班会并进行家访,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使受教的142名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受到了当地群众和孩子们的欢迎与好评。
  7月19日至8月21日,校团委组织学生赴昌平区十三陵镇人民政府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别在党委办公室、社会事务科、政府办、法制科等七个科室中进行实习。同学们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积极协助所在科室领导,开展了“十三陵镇科普知识竞赛”策划及低碳宣传等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