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成为中欧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校长张来斌参加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期次:第880期    阅读:907   

  本报讯 9月4日至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在上海召开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建立“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国石油大学成为该联盟成员,校长张来斌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为经济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大会发言。
  教育部代表、欧盟教育总司代表,瑞典皇家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荷兰爱英特霍芬理工学院、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12所欧盟工程教育联盟成员院校的代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18所中方大学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新工程教育观念、改革工程教学模式、扩大社会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张来斌在发言中指出,当前的工程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乏面向实际生产的工程训练和实践,实践创新能力不是很强,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要坚持面向企业行业需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优化企业参与教育合作环境。
  中欧工程教育界人士一致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双方应在该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9月5日,教育部与欧盟工程教育院校联盟在上海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关于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明确教育部将选取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在内的上述18所高校,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联盟”的12所成员高校建立“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在人才培养、教师培训、教材开发及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
  根据备忘录,“中欧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将通过定期的交流互访、交换学生和教师、鼓励并支持双学位项目或学生联合培养计划等方式,实现共同培养下一代创新性工程人才、分享双方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改革经验和成功做法、共享教育资源与成果、扩大各自在国际工程教育领域的影响力等目标。
  备忘录还明确了教育部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交通与清洁能源汽车等方面的重点合作领域。(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