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民族大学 赵云
这里是大庆,一座因石油而闻名中外的城市。然而对我来说,大庆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它公路两旁一望无际的野草滩,很难想像如今茂盛的草地曾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在一片改造程度更高的实验区,草滩中间,池塘密布,里面的水鸟达到了惊人的200多种。大庆市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可见一斑。
进入市区,一些地方特色更加有趣。马路边,学校门口,居民区里……城市中随处可见正在作业的抽油机。可以说,无处不在的油井构成了大庆的经济命脉,也筑成了大庆人的精神世界。因油而兴的城市,石油就是它的根。
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是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两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毕业生。陈嘉承在基层的钻井队从事固井工作,他认为在基层能得到更多锻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张凯尽管不在基层工作,但他自己强烈要求下基层,终于争取到一个短期基层实习机会。安心于本职工作的踏实和面对艰苦环境的任劳任怨让这两位“80后”受到了单位领导的好评。
之前我一直有一种疑问:是什么力量能够使一名大学生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扎根生产一线?现在想来,个人理想固然是决定性的,但一个城市与日俱增的吸引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无论市区还是远郊,大庆的天空都是一样的蓝;市区的街道非常整洁,绿化也做得相当不错。这样的居住环境无疑为引进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当下,与其一味强调艰苦奋斗,不如让奋斗的环境变得更加宜居。
大庆随着油田的发现而建立,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时间对她的打磨才刚刚开始。我们都相信,若干年后,当大庆已经习惯了岁月的流转,那里的人们会骄傲地说:我们有悠久灿烂的石油文化,我们这里叫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