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法大携手育人

——中国石油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交换课程侧记

    期次:第882期    阅读:857   

  □学生记者 李婷 单丽馨
一所是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一所是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新学期伊始,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政治大学这两所在昌平“比邻而居”的大学在校际合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国政法大学为石大学生开放的《中国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两门精品课程与中国石油大学为法大学生开放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如期开课,并受到两校学生的热烈“追捧”。
  为加强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办学资源的扩展与共享,促进双方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今年7月,两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双方相互开放优质课程并互认学分,让具有不同文化氛围和不同文化底蕴的两校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中共同汲取知识的养分,共同开展学习与探索,共同体验新的认知、新的思维。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商务专业2010级新生陈新意听完了几节刘奋老师讲授的《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后说,作为此次交换课程实验班的一员,她倍感荣幸,她觉得来到石大与众多理科生一起学习高等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她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理性的思辨,在与石大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她自己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对理科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她说:“交换课程充分利用了两校教学资源,我自己从中有许多新的认知、新的收获。”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2010级新生张莹认为,精品课程《高等数学》的课堂氛围非常好,刘奋老师讲课细致,PPT图文并茂,板书有条不紊,文科生也很容易听懂教学内容。她说:“法大和石大是‘邻邦’,交换课程很好地利用了两校便利的地理位置,我们两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而且通过交换课程我也可以多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而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内的课堂上,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也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西方文明通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精品课程,任课教师均是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课堂上老师幽默诙谐,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想活跃。
  “来得晚就没有座啦!”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工程工业2009级8班的韦明阳说,他吃完晚饭就赶紧过来占座了,选择这门课也是“慕名而来”。几节课下来,他感慨地说:“老师们学识渊博,讲课深入浅出,让我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西方历史!”
  地质工程专业2009级3班的陈晨说,作为理工科学生,来法大体验人文学科的气息,涉足一下西方文化知识领域,这很好地完善了自身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2009级2班的梁晗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但一直以来他都是通过英文了解西方文学历史,这次可以通过汉语来了解它,让他深切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记者也在课堂上旁听了一节课,虽然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但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快就将记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交换课程是中国石油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校际合作的良好开端,让石大和法大两校学生受益匪浅。在采访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课程越来越多,希望石大与其他高校在教学育人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