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追求卓越

——写在外语系成立十周年

    期次:第884期    阅读:817   

  □徐方赋(外语系教授)
十年前的金秋十月,学校根据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多学科、综合性”的发展要求作出决策,将原基础科学系一分为三,成立了相应的三个二级教学系部:以数学、物理教研室为基础,成立数理系,即现在的理学院;以外语教研室为基础,并将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外语培训中心的外语教师并入,成立外语系;以体育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体育教学部。
  新成立的外语系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学校于2000、2001、2002连续三年扩招,扩招学生人数相对于原有学生规模而言几乎连年翻番,所以外语系面临的首要而迫切的任务就是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想尽一切办法,挖掘一切潜力,完成扩招后全校各层次、各类别的外语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基本稳定。另一方面,为了抢抓机遇,外语系在成立当年,即2000年招收了首届26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实际上,在外语系成立之前,专业创办工作已经开始,为首届学生入学做好了准备),2001年又招收了首届4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
  从单纯的公共外语教学到创建本科专业再到开设硕士点,外语系乘势而上,用两年时间走完了一般院校至少五年的历程。这一是得益于我校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共享,二是得益于我校研究生院的正式设立,使得我校英语本科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也使我们的硕士点建设赶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学校“通过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从而反哺公共外语教学,着力提高公共外语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积极应对公共外语教学的繁重任务和学科建设的巨大挑战,老师们同心同德、任劳任怨,凝聚了人人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为外语系下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乘势而上,为我们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追求卓越则是我们永恒的发展主题。
  追求卓越,就是以质量求生存,捕捉外语教学改革、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新动态,以高起点、高标准探索发展轨迹。到2005年,全校公共外语教学在扩招的形势下,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基本稳定,英语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建设顺利通过评估;2006年开始,教学改革全面铺开,教学质量迅速提高,为进一步发展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追求卓越,就是以特色谋发展,依托我校石油石化学科的强势平台,强化为石油石化工业主战场培养优秀人才的服务意识,使我们的公共外语教学满足主干学科培养“专业精通、又懂外语”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使我们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满足“外语精通、又懂石油”的需要,有效增强了我校毕业生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就业竞争力。为此,我们不但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石油科技英语、石油经济英语和文化课程,而且开办了英语双学位和小语种特色班,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为外语教学进一步同主干专业融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追求卓越,就是以创新促跨越,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探索教学改革、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新亮点、新空间、新领域,为我们后来居上独辟蹊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毕业生,并通过出国留学和国内学历提升等多种渠道,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学成回国和回校的老师为全系教学科研注入了创新活力,部分老师已经站到了相关领域的前沿,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十年磨一剑,我们乘势而上、追求卓越,耕耘不辍。愿我们的外语系以十岁少年之活力、以十年利剑之锋芒,继续阔步前进,为学校实现“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