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无价,爱心永恒

——记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J09·爱·永恒”基金

    期次:第890、891期    阅读:946   






  资金主要由学生捐款、学生集体活动所获奖金以及其他合法形式所得的款项(如举办义卖等活动的收入)组成,旨在资助困难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团体,发扬社会主义互助精神——这就是于2010年5月27日由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2009级全体学生自发成立的“J09·爱·永恒”基金的资金来源和宗旨。作为中国石油大学第一个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基金,如今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2009级同学的精神纽带,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需要帮助的同学和团队及时送去了“永恒的爱”。
  爱心助人 为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温暖
基金成立的初衷源于计算机专业1班罗鸣清同学的家庭变故。2009年12月,罗鸣清的父亲因病去世,这对本就家境贫寒的他无疑是)上加霜。失去经济来源的他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努力勤工助学,最多时同时兼职三个岗位,挣到的工资有一部分还给家里寄去。他的这些举动,班里的同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帮助罗鸣清减轻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也成为了“J09·爱·永恒”基金成立最“原始”的想法。
  加之同学们发现班里的贫困生较多,觉得应该建立一个组织给予他们心理或经济方面的资助,于是经班委会多次开会讨论,学院老师大力支持,“J09·爱·永恒”基金犹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计算机专业2009级同学的“爱心”呵护下,于半年之后“破土而出”。
  “J09·爱·永恒”基金成立后,全体成员表决通过给予罗鸣清1000元钱的资助,这也是他们捐出的第一笔爱心基金。
  除了用这1000元钱为罗鸣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学们还经常与他交流谈心,使罗鸣清心理上有了更多转变。刚进大学时,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罗鸣清内心总有种自卑感,不愿意和同学接触,但同学的真诚关怀和一如既往的热情使他逐渐走出了曾经为自己圈闭的“小世界”。
  “同学们给我的是希望和勇气,让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如果今年能拿到奖学金,我也要给基金捐款!”罗鸣清朴实的话语里掩饰不住他对基金全体成员深深的感谢之情。
  马淑伟是计算机专业2009级学生,也是“大爱无疆智援西部”支教团队的领队。2010年7月13日至23日,他带领支教团队赴甘肃支教。甘肃距北京路途遥远,出发在即却囊中羞涩,“J09·爱·永恒”基金得知后,立即决定给予团队300元作为启动资金,成为这个团队的第一笔公共资金。马淑伟说:“10天的支教,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们体味到了支教的幸福。”在这幸福里面,有“J09·爱·永恒”基金赋予他们的精神力量。
  “J09·爱·永恒”基金还给予了信息学院到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百泉庄村“汇蕾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们200元资助。面对这所在校生近600人、任课教师却不到20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志愿者们将基金所捐赠的200元钱买成了书本、学习用具、考试用的卷子以及美术课上的画纸,让200元爱心基金以最实际的方式表达爱心。
  2010年12月15日,“J09·爱·永恒”基金携手信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计算机本07和本09党支部,开展了“牵手让这个冬天亦温暖”捐赠衣物活动,所收到的400多件捐赠衣物承载着他们的爱心,已经邮寄给玉树灾区同胞,成为基金会送出的又一份温暖。
  恒心自助 在资助他人的过程中成长自己
“J09·爱·永恒”基金全体成员为需要帮助的同学“)中送炭”,把身边的同学当作兄弟姐妹来看待,为经营好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共同努力,学会了管理,懂得了担当,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在写有“J09·爱·永恒”基金财务收支情况的本子上,清晰地罗列着每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还有在中国农业银行的存款和取款凭条。基金会成员专门制定了《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J09·爱·永恒”基金管理办法》,并专门办理了一张银行卡,由专人保管密码,建立了QQ群,每一笔款项的收入和支出都在QQ群上及时公布,做到“家庭账”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明晰。
  从成立到现在,基金共接受了57个同学的5238.2元捐款,对还在求学期间的学生来说,每一笔捐款都来之不易,都凝聚着他们对大家庭的热爱。
  张玲云,从大一获得的蒙太助学金中捐出200元;路长革,捐款100元,这是他在学校勤工助学做自行车管理员挣的工资的一部分;付晓凯是基金的监理会成员,也曾经做过自行车管理员和东操场管理员,从数目不多的勤工工资里,捐款100元;从怀威,因家境贫寒申请了助学金,“J09·爱·永恒”基金成立当天集中捐款时,他捐出了身上仅剩的60元钱后立刻身无分文,付晓凯这时“挺身而出”,说:“我来‘养活’你几天吧!”从怀威就跟着他“蹭”了几天的饭,后来家里再给生活费后,从怀威又把饭钱如数还给了他。
  “能够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别人,锻炼自我,我们和基金会都在茁壮成长!”基金秘书长陈思远说。与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基金副会长李聪莹,她也是基金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捐款时,她所在宿舍的6个女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不再买零食和衣服,硬是从“嘴”里省出来610元捐款。她说:
  “大家每个人贡献一点,汇聚起来就是爱的‘海洋’。
  让一个最初的想法最终成了现实,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看到基金成立后确实给身边的同学带来了实际的帮助,我感觉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作为石大第一个完全由学生发起成立的基金,它的发起、成立再到每一步的运作,信息学院辅导员周学智一直在其中为学生出谋划策。“我想让他们从筹备基金的流程中学会如何去管理一个新生事物,学会如何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意识到‘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最好自己解决’”。
  作为80后辅导员,周学智说:“学生成长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学生们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也让我看到了作为辅导员的责任,他们给了我做好今后辅导员工作的动力!”
  “J09·爱·永恒”基金作为一个学生自发组织的新生事物,正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浸润着关心爱护它的每一个人的心灵,生动地诠释着“永恒的爱”。 文/本报记者 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