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
童晓光:国际化需要复合型人才
中国石油工业要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必须选择好区块。因此需要我们对全球油气资源的分布心里有数,要了解各国对外合作的环境,特别是合作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部署,选择成功几率比较大的项目。
每个国际合作项目都要进行详细的综合评价,对项目的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是长期、每日每时都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评价的方面很多,不同的项目评价的方法也不同。接下来的项目管理同样重要,勘探项目怎么做地震研究、勘探部署,开发项目怎么做开发研究、开发方案,油田怎么建炼厂,建好了要怎么管理,不同的项目要寻找不同的人才进行组织管理。所以,国际项目急需的是既精通技术,又懂国际化经营管理和当地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的上一代人,基本上研究的是常规油气。未来一个时期,非常规油气将大规模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常规油气,研究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研究采收率的提高,在这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技术还有较大差距。我相信,石油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石油院校的学生要立大志,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石油领域大展宏图,成为有作为的石油专家,靠自己的努力,用丰富的石油专业知识为祖国的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康玉柱:创新是无止境的
在座的同学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你们一专多能,坚持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成功;要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思路,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区域战略方面的认识。
研究是无止境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创新是无止境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
曾恒一:理想·勤奋·机遇
回顾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理想,第二是勤奋,第三是机遇。首先,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想在哪方面有所为,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安排,一个设想。其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成功靠的是脚踏实地,非常勤奋地学习、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有了勤奋打下的良好基础,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发展。1962年,钱学森钱老给我们做过一次报告,他有两句话我印象深刻,对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句话是“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第二句话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甘当无名英雄”。同学们在校时一定要把学习的基础打牢固,到工作岗位后把专业的基础打好,在工作中要注重团队的合作,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甘当无名英雄。
赵文津:胸怀祖国 立志成才
如何培养高层次杰出人才,是当前中国上上下下热议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人才的发展,同学们施展才华的天地非常广阔,未来十年,将是大家成长的最好时期。在此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业。责任感是你的动力,你的方向,你人生的一切。第二,抓住所有成长的机会奋力拼搏,在学校学习要珍惜每一天,参加某项工作就要珍惜每次积累经验的机会。第三,会学习,会工作。大学生要会问会思考。不会问,只会听,那是小学生水平。学习知识就要多问为什么,问得越多创新性越大。第四,要有开拓精神。中国社会还欠缺开拓精神,要敢于提出新的想法。第五,讲诚信,讲道德。做学问要有合作精神,拒绝浮躁和弄虚作假。
现代社会诱惑太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学生要自己把握得住,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深省之,真正成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