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代表成果打造科研竞争力

    期次:第910期    阅读:707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示意图


催化裂化后反应系统 关键准备技术示意图


  增产油量300.1 万吨


水合分离工业试验装置


  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氧化物
  载体制备方法示意图


  
提高轻质油品收率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
催化裂化是我国最主要的重质油轻质化工艺,如果轻质油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将增产130万吨轻质油品。因此,催化裂化技术进步对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意义重大。
  成果:目前,全国已有12套工业装置应用该技术,累计加工能力达900万吨/年,2007至2009年三年新增经济效益30.13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重油催化裂化后反应系统关键装备技术
我国劣质渣油掺炼比例长期居世界首位,对最大限度获得理想产品分布、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高效后反应系统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成果:本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系列技术。截至2009年4月,已在48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累计加工量2.25亿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46.5亿元,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高含水油田优势通道定量描述与调控技术
优势通道发育,是制约我国陆相非均质油藏采收率的最主要原因。本成果在对重质油成因成藏及化学组成与结构深入认知的基础上,发展了重质油高效开采新技术。
  成果:创建了优势通道定量描述与预测技术、多项优势通道调控技术和聚驱后重质油藏残留聚合物调控优势通道新方法,规模化应用于三大石油公司18个油田,部分统计增产原油30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69亿元。
  气体水合物形成/分解过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气体水合物研究关系到新型洁净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气体分离与储存技术开发以及油气输送管线流动安全保障等重大需求。
  成果:本项研究将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认识应用于水合分离气体混合物、水合法固态储存天然气和海底管输系统中水合物浆态输送等新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应用于西气东输、陕京线建设等工业过程中及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等。
  炭黑颗粒催化燃烧催化剂设计与制备方法
石油燃料加工与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高效净化是国家环保战略的重要保障。针对炭黑颗粒物(PM)的治理,高活性催化剂的开发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成果:本项研究发展了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氧化物载体制备方法,从化学角度解释了担载Au催化剂纳米尺寸效应,利用催化科学解决重质油加工产品燃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环境催化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