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致辞——
杜玉波副部长原本要参加这次大会,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未能成行,他特别要我代他向“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建设的石油石化、电力系统、网络与通信、铁路交通、能源化工、地质、矿业、造船业、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把成立后首度合作的主题确立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彰显了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强强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宗旨,必将对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特色品牌,增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并首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列为高校的四大功能。如何担负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文化使命,是高校当前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高对文化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自觉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
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三大课题。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此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深刻理念。这一理念和体系,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确立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文化自觉,是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文化自强,是立足自己的实际,突出自己的特色,确立我们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大学对于国家和民族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思想、学术的一脉传承、与时俱进;大学的使命,就在于真正成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场所。
文化的秉承与弘扬,涵养与发展,必须通过人这个主体来实现;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育人的活动中。大学要以学业育人,更要“化外在之理为内在之性”,在文化上育人,在人格上育人。大学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大学生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师生;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应有作用,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
大学的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大学要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服务的同时,切实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要大力建设健康向上、和谐美好、品位高尚的校园文化;要丰富载体,深入推进对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学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行业特色高校的大学文化与行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办学实践证明,大学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坚守自己的根基与特色,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吸取有益营养。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国石油大学,石油文化是石油石化行业在长期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积淀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体系,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面貌,滋养了石油院校的成长,也成为我们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中国石油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石油文化论坛,传承和弘扬石油精神。希望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和有关高校,继续加强与所在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融合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不断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