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全国石油学子共襄石油设计盛会

    期次:第931期    阅读:746   




  本报讯 5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经过综合组和油气田开发工程、钻完井工程、地面工程三个单项组的专家评审和终审答辩,35个团队凭借突出的表现,从报名参赛的23所高校的685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本次大赛由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大赛将“学、赛、研”有机结合,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石油学子打造了集应用、创新、交流于一体的平台,提高了石油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鼓舞了广大石油学子投身石油工业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的热情。
  本次大赛自2011年12月启动,共有1283个团队、4000余人报名,685个团队提交了有效报告。大赛选取低渗、特低渗油田的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邀请了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的专业工程师,与全国各高校的著名教授一起组成评审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企业实际应用和高校理论教学两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评定。
  在颁奖大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致辞,他表示,本次大赛参赛队伍多、竞争层次高、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石油学子参加,是世界石油人在一起学习交流的一个盛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总裁周吉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高级副总裁王志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成员杨华致辞时表示,大赛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团队精神搭建了重要平台,是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工程设计协会总顾问贾承造指出,大赛为培养“科技上有作为,学术上有创新,工程上有突破”的人才做出了成功探索,为石油类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立了高端平台。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军表示,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离不开实力与人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远大的抱负、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科研创新、工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而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这种培养模式符合了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应得到大力提倡。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常州大学、延安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领导,SPE北方分会、美国哈丁歇尔顿集团公司、北京博德世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相关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陈大恩、徐春明、张士诚等出席了颁奖大会。
  大赛期间,还举行了2012年油气资源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未来石油工程师论坛、第二届“博德世达杯”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知识竞赛(国内)、国际石油专业知识竞赛、院士报告会、SPE文化之夜、企业文化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王玮 王宇航 方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