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边的楷模喝彩

北京高校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油大学2010—2012年度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期次:第935期    阅读:822   

  尹秀英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甘为红烛,照亮他人;甘为春雨,滋润心田;甘为春蚕,倾其所有;甘为人梯,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觉得对组织交给的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要有责任心,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踏踏实实做事。”
  她是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她潜心教学和教研,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编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教研论文5篇。
  她关爱学生成长,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妈妈班主任”;她积极参加学院发起的“1+1”助学活动,资助9名贫困学生安心学业。担任学院工会主席、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期间,她带领学院工会荣获“北京市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带领系党支部荣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7-2009学年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孙旭东
“做行政管理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兴趣,不断发现工作中的乐趣,这样工作才会有信心、有劲头、有成效。对管理者而言,尊重每个人是应有的最基本素质,特别要尊重比你职位低的人员,因为他们更在乎你对他们的态度,更容易因好的态度换来更积极的工作热情。”
  他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谋划学校留学生教育的大篇章,使学校留学生由90年代末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50余人。他爱岗敬业,默默无闻创造国际交流佳绩,争取到更多的合作项目,为学校吸引了高层次人才,给师生创造了更多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他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英语教材7种、翻译著作2部、参与教改项目2项,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他满怀激情,不知疲倦,事无巨细,尽职尽责,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位同事,一心一意为学校师生做好服务。
  李根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感到肩上责任重大。身为大学教师,既要为人师表、严于治学,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又要放眼科技前沿,开拓创新、不断超越,永葆科研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他教书育人,系统主讲“完井工程”等课程,组建了完井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主编了《完井工程》、《水力喷射压裂理论与应用》等教材,2010年至今指导研究生40多人。
  他潜心科学研究,理论和应用成果显著,承担了大量油田、省部级、国家级科研任务,现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在安全高效钻井、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3年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并获得第十二届孙越崎能源大奖;近3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近10项。
  孙长宇
“我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都是与所在教研室、课题组同事们的付出和辛勤工作分不开的。荣誉对我来说是一份激励,也是新的起点。”
  他主要从事化工热力学、气体水合物和高压流体相态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讲的“化工热力学”本科生课程于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参与完成的“化工热力学课程与团队建设”、《化工热力学》教材分别荣获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他近年来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1项。2006年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1项,出版的水合物专著荣获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一等奖,取得的成果分别于2009年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2011年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第二十届优秀青年奖。
  周子勇
“认真备课,上好每堂课是教师的职责;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本份。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常心,平凡人,平凡事。”
  他是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的一名教师,他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得到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为了学生的成长,他甘于奉献,做学生的贴心人。他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把以学生为本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面对学生,他永远是面带笑容。
  他尽自己所能,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地学院有一个“1+1”助学工程,从2004年设立的那年起,他每年资助一名学生,资助金额已达近万元。
  他的付出,得到了广大同学的好评。2009年,他被评为全校“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他始终一丝不苟,用自己最大的热忱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5年来,他平均每年的课时都不低于250学时,在学生评教中,他的课年年居于前列。
  王芳
“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给了我存在的价值,努力的动力,前进的方向,你们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益友。
  感谢我的同事,无论是当面的直谏还是背后的暗助,都是我化蛹为蝶的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而‘结草衔环,饮水思源’是我做人的原则。我将把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努力做到更好!”
  2004年,她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7年,获北京市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11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质量工程“高等学校教学优秀结题课题”奖。她主持或参与校级教改项目8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指导校级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7项,指导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6项。
  她是《大学物理》校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主要贡献人,参编出版教材2部。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科研文章9篇,教改文章1篇。
  徐长亮
“在5年的留学生管理工作中,虽有难言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尤其是当感受到毕业留学生对中国的留恋、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负责的留学生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涵盖了留学生来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用“五心”来概括他几年来的工作:用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热心。
  用心:他用心思考,探索留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开发留学生网络管理系统,制定详细的规章管理制度,带领和组织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细心:无论是对待学生、接待来访还是对外宣传工作,他都认真细致、保质保量,关注每一个细节。
  耐心:无论每天接待多少同学,他都能够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私下里留学生们都把他当作哥哥一样信任。
  责任心:他寒暑假不休息、节假日加班,手机24小时开机。有突发事件需要处理,他总是第一个到现场的人。
  热心:他每年积极参与组织工会、党支部的多项活动,热心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