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同学们,了解了石大的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再来盘点一下石大所取得的办学成就。希望“今日你以石大为荣,明日石大以你为荣”!
近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紧紧围绕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精心谋划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
2011年学校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凝练形成了“强优、拓新、入主流、求卓越”的发展思路,“质量+特色+开放”的办学模式,明确提出了“两个服务”、“两个瞄准”、“两个面向”、“两个提升”的办学方略,即:在办学使命上,既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以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培养石油领军人才为“准星”;在科研上,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在学校建设中,提升硬实力与提升软实力双翼助力。
着力于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石油领军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立足于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办学新机制,国际化开放办学战略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新推进,行业文化与大学精神深层次融合育人的新载体——在以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道路上,中国石油大学正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特色化战略,不断整合学科建设资源,特别是依托“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构建了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在巩固、加强、改造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加强对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扶持,形成了覆盖面宽的学科布局和层次较为合理的学科结构,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以及1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人才强校战略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关心人才、用好人才,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校打造了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为领军人物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数量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强化质量、特色、精品意识,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订单班”、“卓越班”、创新实验班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116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145个,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联合培养基地78个;每年有200多支学生团队奔赴油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国高校前列,成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科研综合实力大幅增强
学校紧密围绕石油石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的思路,强化在石油石化学科传统领域的研究优势,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以及3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机构。同时拓宽研究领域和合作渠道,积极开展页岩气、煤层气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特色技术,科研经费在2010年突破6亿元,5年来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
开放办学步伐不断加快
学校不断扩大开放办学范围。“十一五”期间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级政府签订合作协议130多个,是“十五”期间签订协议数的近10倍,2010年与唐山、克拉玛依等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近年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8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
国际化教育形成特色
学校面向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通过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开设全英语研究生国际班等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多规格(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语种(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元化(利用国内外各种优质资源,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石油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学校现有留学生500多名,分别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
学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北京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评估,“肩负历史使命,培育石油英才”获单项奖。依托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学校逐步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实践品牌,志愿服务工作有序开展,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体育、文化活动,大力加强石油行业优良传统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