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年收获硕果
期次:第938期
阅读:969
7月15日上午,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隆重举行。全国设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26所高校的领导、34家企事业单位代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老领导和老教师、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各界来宾欢聚一堂,共襄盛典。
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创办于1952年9月,历经60年风风雨雨,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石油工业大发展,油气储运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稚嫩走向成熟,终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今天。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院校开设了油气储运本、专科专业,各校油气储运专业60年来共为石油石化、国防、交通、民航和城市燃气供应等行业和系统培养了各类毕业生两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维和,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总经理凌霄,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总经理黄泽俊,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总经理高爱华,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祖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鹤林,著名油气储运专家严大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副校长吴小林出席了纪念大会。大会由吴小林主持。
纪念大会上,张来斌致欢迎辞并讲话。他热烈祝贺油气储运高等教育创办60周年,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油气储运高等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校从事油气储运教学科研的教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国家、社会和学校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赞扬,并对油气储运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
黄维和作了题为“我国油气储运发展与展望”的报告,系统回顾了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发展历程,并从输油气工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管理、管道保护、装备国产化六个方面全面讲解了油气储运专业取得的发展成就。
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杜志敏代表参会高校致辞。她回顾了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从创立走向辉煌的历程,并表示油气储运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未来必将大有作为。
老教师代表严大凡教授在讲话中祝贺油气储运行业的同志们60年来攻坚克难,开创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储运技术,希望高校进一步加强重大工程问题的基础研究,在发挥年轻人创造精神的过程中培养人才,在解决油气储运重大技术难题上取得新突破,培养出在专业岗位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毕业生代表黄泽俊和钱建华结合自身经历,回顾了油气储运高等教育事业创办至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讲述了一代代油气储运人建设国家能源大动脉时所建立的卓越功勋,向油气储运高等教育事业奠基人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们致以感谢和敬意,并对油气储运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送上美好的祝愿。
7月15日下午,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60周年特邀报告会在北京市昌平区举行。我国著名石油管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鹤林,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祖佩,大庆油田公司副总设计师李杰训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系教授宫敬作了精彩报告。五位专家的特邀报告立意高远,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内容涵盖油气储运的各个方面,令在场的师生享受到了一场高级别的“学术盛宴”。
会议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还承办了第十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专业学术交流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石油与天然气储运新技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等多项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士诚教授、著名油气储运专家严大凡教授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祖佩教授出席了交流会。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29家单位的油气储运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文/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