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新党员集体宣誓
.jpg)
■庆祝建党89 周年暨创先争优动员大会

■中国石油大学庆祝建党90 周年纪念大会

■中国石油大学教工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
.jpg)
■学生党支部开展主题活动,为小区清扫垃圾

■学生党支部赴河北省开展主题实践 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石大党委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在石大,学校党委对全校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院级党组织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院级党组织书记是本单位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制定了《校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学校9位党委常委建立了34个党支部联系点。各党群部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工作制度健全,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党务”。学校党委把提高党员民主意识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和党内相关制度,制订学校《党务公开实施办法》以及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监督考核制度,建立了党务公开网站,深入推进党务公开;通过开展党员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活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进一步完善党内规章制度。五年来,石大党委先后完成了党委领导班子换届、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全国十八大代表选举、北京市十一大代表选举等工作;指导各院级党组织定期进行换届选举,调整优化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队伍结构;认真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制定了《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试行)》和《党代表提案制实施办法》等文件,设立了党代表联络办公室,每年提供专项工作经费,组织党代表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
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学校党委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各项重要工作过程中,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同时,狠抓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保证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石大党委在凡是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教学、科研单位,都单独设置了党支部。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组织建设,校党委先后在克拉玛依、中原油田、大庆油田建立了学生党支部,在俄罗斯古勃金大学、乌法大学建立了留学生党支部,切实保障长期驻外的学生党员正常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坚持选拔政治素质好、有奉献精神、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要求院级党组织书记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兼任本部门行政职务。机关部处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处级干部担任。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由学生党员担任。
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校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掌握与高等教育发展有关的各方面知识和经验。各级党组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习和工作制度,学习效果良好。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建立党员群众利益诉求机制。通过召开二级教代会、党员大会,设立意见箱、网上校长信箱,举办党委书记讲党课、校长茶话会、校长面对面等活动建立党员群众利益诉求机制。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学校党委每年定期开展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变化,制定党员教育工作专项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党支部主题实践活动;研究出台《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树立榜样;积极组织教师党员参加在线学习,切实保证党员教育时间达到每年12天的基本要求。
加强党员管理。学校党委定期公布《组织生活指导性意见》,加强党支部组织生活指导和检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规定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各党支部保证平均每月召集一次组织生活,每学期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年一次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生活会。重视并安排专人负责党员信息库建设、党内统计、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日常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2008年5月中旬,为了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学校发动全校党员自愿缴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632147.7元,并全数上缴。
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多年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严把党员入口关,切实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坚持实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全面实施发展党员票决制和公示制。研究制定了学校《组织员管理办法》,聘请党群部门负责同志、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组织员,定期开展组织员培训。加强党员入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重视党校培训工作,完善分层次培训体系
学校设立了党校办公室,校党委书记兼任学校党校校长,亲自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科学设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聘请党群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党课教师,定期针对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分层次培训活动。建立网上党校在线学习考试平台,在线学习党员干部人数近2000人。积极组织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五年来,学校多次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观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影片,外请党建类专题报告。每年评选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并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深受学员欢迎,教育效果良好。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校共有分党委7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含7个直属党支部)323个,其中教工党支部69个、研究生党支部150个、本科生党支部90个(其中48个本科生支部建在班上)、离退休教工党支部10个、保留党支部4个。
五年来,学校累计发展教工党员39名、发展学生党员5486名。截至2012年6月30日,学校共有党员5843人,占学校总人数的41.87%;学生党员4819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39.45%;在岗教工党员792人,占教工总人数的61.59%;离退休党员209人,流动党员23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176名,占35岁以下教师总人数的65.18%。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基本实现了本科生班“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
目前,学校各学院党组织书记11人、教师党支部书记34人,其中36人具有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80%;11人兼任所在院(系)行政正职,31人兼任所在院(系)行政副职,占总人数的93.33%。学校分党委(党总支)书记12人、在职教工党支部(含直属党支部)书记69人,其中55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处级行政职务,占总人数的67.91%。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党支部分类定级工作中,群众对党员发挥作用的满意率平均达到98%,党支部书记在党员中的满意率平均达到97%,党员对院级党组织的满意度达到95.7%,对院级党组织书记的满意度达到97.7%。
学校建立了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信访举报工作制度等,建立了院级党委全委会向全体党员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财务报销制度和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切实加强对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
五年来,学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00多场次。自2009年起,学校每年拨出专款10万元作为党建、思想教育及行政管理研究课题基金。三年来,全校共申报课题153项,立项8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