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文明观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人文社科部庞昌伟教授

    期次:第799期    阅读:50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党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生态文明观将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民族要想站上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
  西方主导的传统工业文明是一个战胜自然、攫取自然、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的过程。资本主义对全球性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在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开始让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看到自然界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
  西方已处在后工业化时代,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最后阶段,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无缘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工业化迈进。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触及生态环境底线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如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增长不应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综合竞争力较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产品质量较差,标准水平不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在节能技术方面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百万美元GDP能耗为日本的9.3倍,美国的3.4倍。因此,要加强与美日欧的节能技术合作,并将其深化为双边关系的重点领域加以推行,从而实现中国节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008北京奥运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通过向世界展示以生态文明观理念为指导的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表达促进和谐世界构建的信心与决心。
  用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的观点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要大规模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此外,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当前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