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更多精力财力投向教书育人
期次:第953期
阅读:690
本报讯 “善待学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责任与要求,善待学生就是学校、教师要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最大的尊重,就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1月22日举行的教学工作会上,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以“善待每一位学生”为题,再次强调大学以育人为核心是不可动摇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当中,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张来斌说,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是大学最本质的属性、最鲜明的特征和最重要的职能。只有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切实把学生放在心上、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的根本位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才能体现大学的价值、彰显大学的使命;惟有善待每一位学生,学校才能成为一流的大学。而善待学生,教师要更加重视和投入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培养,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投入更多的经费,提供更好的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科技、学术、体育等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发展平台,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开阔国际化视野、增强社会见识等创造机会和条件。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要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尊重每位学生的成长。
会上,副校长吴小林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努力打造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为主题,回顾总结了五年来学校研究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和重要认识,深入分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建设与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将以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三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化国际合作,更加突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更加突出科教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强化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副校长张士诚在报告中总结了2010年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以来本科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本科教学在专业建设、教风学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本科教学将针对影响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进行建设,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政策、加强专业建设、全面修订培养方案、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留学生教育等。
党委书记蒋庆哲主持会议。他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切实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的根本地位,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下功夫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教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校上下都要关注、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做好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