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的力量
□洪铖
去年10月,竞赛部迎来了新一届成员,3个副部长,7个部委,加上我这个部长,就是竞赛部的全部“人马”。从那时开始,大赛总决赛现场答辩的赛题筹备、作品有效性认定、分赛区评审、校级答辩直至全国总决赛答辩工作,都凝聚了这11个人的辛劳和汗水。寒假乃至春节期间,贺巧完成了长达30页的基础数据的英文翻译;所有成员在面临四、五门课考试的重压下,依然坚定地整整待在会议室两天,完成作品有效性认定结果的核查、统计和汇总;大家高效并争分夺秒利用一个周日的时间,组织起了北京赛区的校级答辩。
总决赛现场答辩前一晚,我通知大家提前一个小时,也就是7点半到场进行准备。为了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我自己6点半就去了会场,没想到我刚到没一会儿,各个会场的工作人员差不多都到齐了。答辩开始后,出现了很多突发状况,我要负责综合A组的答辩会场,所有情况都需要各个会场的负责人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他们都能冷静、沉着的应对:304会场在答辩开始前突然增加了一位评委,负责人李东晖快速来回各个会场,赶在答辩开始前收集齐一整套参赛作品,保证了答辩的正常进行;国际组参赛团队因为航班原因,到达时间不一致,没法集中召开队长会议,负责人贺巧和主持人陈蒙与各团队一一联系、协调,终于在答辩开始前完成了所有工作……除了竞赛部的成员,还有很多部门、很多人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曾经听过太多描写团队力量的故事,但是这一次我才亲身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志愿者日记
□崔物格
5月17日 晴 心情:期盼
自从得知自己正式成为大赛志愿者后就一直很开心,拿到了志愿者服装,对大赛就更加期盼。今天突然接到了为“冷餐会”去超市采购食品的任务,我和另外几个志愿者负责购买水果,看着一箱箱自己精挑细选的水果搬上了车,一种满足感充满内心。明天就是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了,身为大赛志愿者会务组的一员,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5月18日 晴 心情:疲惫
彩排,彩排,再彩排。搬桌子,搬椅子,搬架子。为了大赛颁奖晚会的顺利进行,我们不断在排练晚会的流程,模拟每一个过程,完善每一个细节,只为把大赛办得完美。这个过程的确是很辛苦,但是没人抱怨,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个志愿者都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是举足轻重,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排练结束,夜已深,漫天繁星,虽然疲惫,但满心欢乐。
5月19日 晴 心情:感动
“下面我宣布,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到此结束!”就在那一刻,我们都感动不已,所有的努力与汗水换来大赛的成功举办。每个志愿者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们一起说笑,一起拍照,只是希望给这次难忘的经历再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或许有些体力透支的劳累,或许有些恋恋不舍的情愫,但更多的是感动,为大赛而感动,为志愿者团队所感动!
留言板
大赛期间,学术部同学的认真负责,部长们对我的鼓励、关心和包容,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兄弟部门的帮助,也让我感到团队的温暖和力量。——王彬
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准备赛题到选拔参赛选手,从培训参赛选手到筹备正式竞赛,我们每个人在每个细节上都认真负责、明确分工。通过这次竞赛,我们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道理。——孙雨
在准备知识竞赛的过程中,我们从宣传工作到赛前准备,从比赛时计分统计到赛场秩序维持,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尽力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整个比赛过程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刘帅
通过此次大赛,我开始认识到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及时交流是多么重要。在前期准备和比赛过程中,大家都是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只有做好了交流才能让活动顺利进展。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把每件事情都当成是自己的任务。——张辉登
本次知识竞赛,我的工作是在赛前安装调试抢答器,并在彩排期间和比赛过程中保证抢答器的正常工作。真心建议更换下届知识竞赛的抢答器,经费允许的话是否可在每个队桌前安装LED显示屏及配套的抢答器。——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