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再扬帆

    期次:第968/969期    阅读:807   

  ■本报评论员
天既清而气高,风和畅以惬心;清秋嘉会,八方来集。脸上洋溢着笑容,心中充满了喜悦,胸中激荡着梦想,从今天起,你们正式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的一员——欢迎你们,2013级的新同学!
  以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校园的你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成为见证学校谱写发展新篇章的一届石大人——中国石油大学,作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在今年的金秋时节,将走过整整一甲子的光辉历程。
  撑着时间的长篙,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溯的时候,我们不禁感慨系之。六十年步履虽艰而弦歌不辍,征途虽难而意志弥坚,学校今天的辉煌成就,又是让我们多么自豪!六十年前,北京石油学院艰苦创业,全力兴学,成立于石油人才奇缺之际,起步于石油工业微弱之时。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的校园,半是田野,半是工地;如今的校园,坐落在苍郁俊秀的军都山下,高楼和广场错落,红花与绿树相映。六十年前,学校只有3个系7个专业,专任教师只有212人,整个学校学生千余人,其中第一届毕业生132人。如今的中国石油大学已经有15个学院(部、研究院),27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硕士授权的一级学科,151个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授权点涵盖20个工程领域;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专任教师人数超过800名,在校生总数近14000人。六十年的发展,学校已经从单科性院校,发展成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岁月湮没了多少旧事,却湮没不了辉煌;时光遗忘了多少历史,却不会遗忘真正的价值。学校初创于北京,再建于山东,后又迁回北京,先后经历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四个时期。齐鲁京华,山川千里,风云六秩,校名虽几经更改,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之心矢志不移,校址虽然变迁,但以石油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坚守始终不变。六十年来,学校情系国家、逐梦石油,紧密围绕石油石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推动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芳菲桃李春成海,廊庙才华凤集桐。六十年来,学校滋兰树蕙,勤奋耕励,培养了20余万优秀学子,他们由此起航,奔赴一线,深入基层,献身石油,建立功业,报效国家。他们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坚守理想信念,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于迎接挑战,善于解决困难,乐于承担责任;他们扭住目标,不懈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更自觉服从国家的需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是生生不息的石大魂,流淌在一代又一代石大人的血脉里。
  创立基业,端赖前贤;发扬光大,更俟后来。2006年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2011年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石油石化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汇聚、优秀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留学生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2013年入学的你们,在学校读书期间,将经历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时期,也将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共同肩负起向这个目标冲刺、促进这个目标实现的责任。
  志在图新,正是建立功业之时。对学校来说,六十华诞,是回顾、盘点、总结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石大向着“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阔步前进、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对你们来说,高考之后,是中学时代的结束,更是人生崭新阶段的开始。走进了中国石油大学,希望你们心系国家,做胸怀报国之志、脚踏实干之路的石大人;将来走出中国石油大学,希望你们以金石之功,智慧之力,为中国能源行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处在祖国伟大的时代,际会于学校辉煌的时期,希望你们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努力向学,知识上含英咀华,品格上堂庑正大,亟亟思之,孜孜求之,黾勉行之,做到知行统一,进而厚积薄发,成为经天纬地之材,开物成务,成就经邦纬国之业。希望你们怀着对中国梦、石油梦、石大梦的执着与坚守,肩负起开启学校发展新时代的责任,翻开学校又一个甲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