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同学们,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石大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强化质量、特色、精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因此入学之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化培养模式。在学习之余,你还可以参加英语、数学等各种竞赛,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加入社团,组织或参加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如果你想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还为你提供了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总之,石大为每一位石大学子都提供了各种展示自我、推动成才的平台和机会。
“订单式”培养
自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在地质工程、石油工程等8个专业,与大庆油田、中原油田等35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企业培养特殊专业型、复合型创新人才。“订单班”的学生不仅能够在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场所实习,有的学生还被企业派到国外实习,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
国际石油合作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自2006年起,学校先后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内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国际石油合作型”硕士研究生协议。该项目采取1+3的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同时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和俄罗斯高校分别授予的硕士学位。该项目主要面向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工机械等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
全英语硕士项目
自2009年,学校在地质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开设了全英语硕士项目,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全英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全英语的授课方式以及全英语教材,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外语水平,吸收国外专业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
资源国留学研究生教育项目
目前在石大学习的有来自41个国家的725名留学生。学校还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苏丹、俄罗斯等资源国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资源国留学研究生教育项目由中方学校、中外企业、外国政府或外方学校三方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方案。
研究生工作站
自2000年以来,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人才培养基础条件良好的112家石油石化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通过工作站完成自己的研究生学业,为成为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能力、经验得到很好的提升和积累。
创新计划实验班
2007年,学校成立首届创新计划实验班,之后又设立了“石油工程”等创新计划实验班,对一批优秀学生在加强其数理基础的同时,增加了经济管理类、人文和礼仪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推行研究型教学方法,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优秀学生成才构建了高层次的培养平台。
实践教学
学校依托“产学研”合作,通过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实验室等,组织学生在企业现场同步进行实习、实践训练,在实践中“熔铸”创新人才。目前,学校已经在石油石化企业创建了100多个实习和实践基地,每年组织100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油田厂矿进行见习和实践活动。
“卓越工程师”培养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培养“科技上有作为,学术上有创新,工程上有突破”的石油界“卓越工程师”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开展了“卓越计划”试点工作,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建立了卓越工程师班。
企业奖助学金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目前有60多家企业在校设立奖助学金,13家企业在校设立育才厅。每年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之前,学校都会邀请数十家企业老总参加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学校还组织壳牌、道达尔公司等多家企业到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搭建平台。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立项、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机器人大赛”等已经成为校园学生课外活动的品牌。
勤工助学
学校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终止求学的步伐。你可以申请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种助学金,更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凭借优秀的成绩获得国家、学校和许多企业在学校设立的多种奖学金。你还可以报名参加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这些举措会为你安心学习提供保证。
社团活动
学校众多的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培养兴趣、发挥特长、锻炼能力的舞台。你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适当选择参加新闻媒体类社团、公益实践类社团、学术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文化艺术类社团等,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