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一场秋雨使得蓝天更加亮丽,空气更加清新,大地更加滋润,大自然和学校一样欢迎你们,来自五湖四海的2050名本科生、2222名研究生,以及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名留学生来到北京,来到学校。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师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
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因为你们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中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进入高等学府,进入中国石油大学,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同时,我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你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为中国石油大学的一员。这是一所有着60年办学历史,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大学;这是一所恪守着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准则的大学;这是一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20余万名毕业生,被誉为“石油人才摇篮”的大学;这是一所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4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世界十强企业就业的大学。
今年学校将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你们是幸运的,我们将共同见证学校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共同开启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60年来,学校“一路奔波三迁校,六秩寒暑四易名”,几度坎坷沧桑,几多成就辉煌。60年风雨历程,为什么学校能在艰难条件下凤凰涅槃,在改革开放时期重新崛起,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实现跨越发展?其力量源泉在哪里?那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精神和灵魂。正是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激励鼓舞下,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60年来,石大人积极投身祖国石油石化事业,从“大庆会战”的简陋工棚,到世界各大洲海外石油基地,可以说,有中国石油开采的地方,就有石大人的身影。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成功的喜悦和欢庆的迎新氛围之中;当然,你们更充满了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忐忑和期待。我相信,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一定会让你们做出的重要而又正确的选择成为你们无怨无悔的选择。因为这里有优良的学习条件,有一流的实验室,更有一批“善待学生”的高水平的教师。60年的办学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你们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学校既要帮助你们发展知识能力,更要帮助你们提升素质和境界,使你们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同学们,你们如何度过在石大的光阴,如何淬炼灵魂和品质,将决定你们在大学的学习质量,也将影响你们人生的质量。希望你们以今天为起点,继承发扬石大人的优良传统,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去开启大学的美好生活,做一个有梦想的实干家。梦想会为你们插上翅膀,实干会让你们脚踏实地。
梦想于我们的人生而言至关重要,它既纯净高远,又激荡人心,既给人以慰藉,又催人奋进。相信青春洋溢的你们,肯定怀揣着丰富精彩的梦想站在大学的新起点。我们鼓励大家大胆地“做梦”,甚至不用担心这个梦想对于现在的你而言过于遥远,不要介意那些嘲笑你梦想的旁观者,哪怕他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威。唯一能够质疑和审视你梦想的人,只有你自己。同时,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你梦想的意义和价值,梦想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还要规划好你梦想的蓝图和实现的路径。
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与梦想同样重要的是实干!梦想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它有份量、有质感,要肩负起这样的压力砥砺前行,需要坚持,更需要实干。
实干教会你心存敬畏,谦虚慎行;实干磨砺你的内心,塑造你的责任心;实干帮你过滤梦想,坚守梦想。在大学的几年时光,是你们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如果能做到珍惜光阴,勤勉学习,认真实践,孜孜不倦,你们所收获的知识和能力将会受用终生,你们的成就和造诣将从这里不断实现超越。若仅仅是志在做官发财,好高骛远,平时疏于自制,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做完,不总结不梳理,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熬得文凭到手,凭借“中国石油大学”几个字混迹于社会——如此则愧对父母、愧对师长、愧对国家和社会。藉此希望大家当常怀奋发之心,不欺己,不欺人,不投机取巧,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实干家。
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提问,“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代知识分子吗?——他们不只是某种知识学问的学者,或者一技之长的专家,而是具有宽阔的视野,博大的心胸,灵动的思维,深厚的底蕴,高尚的情操的知识分子群体。”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当以此自勉,拓宽视野,开阔心胸,创新思维,涵养底蕴,陶冶情操,成为响应时代呼唤的知识分子,成为复兴中国梦的栋梁之才!
努力吧,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就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