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北京石油学院工业经济系,该系建于1956年,至1970年共培养了10届计540名毕业生。1979年华东石油学院工业经济专业恢复招生,并伴随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1984年华东石油学院设立了管理工程系,并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培养研究生。1988年石油大学(北京)成立经济管理系,并于1989年招收工业外贸专业本科生。根据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1995年4月在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系和石油大学(华东)管理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设有经济与贸易系、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专业硕士办公室(MBA教育管理中心、MPAcc教育管理中心、工程硕士管理办公室)、党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实验中心,研究机构有: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校级)、国际能源经济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院级)。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市“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并在石油工程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法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MBA、MPAcc、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管理5个专业学位点。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点获得了国际项目管理专业(IPMP)认证。目前招生的本科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能源经济、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学两个双学位专业。
学院目前有在编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55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
学院拥有在国内石油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管理专家,已形成实力很强的科学研究队伍,并且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学院经过长期积累与特色发展,确立了具有能源行业特色的学科优势地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油气投资决策与评价”、“能源系统工程”、“能源战略及政策系统分析”,成为中国石油工业重要的软科学研究基地,为中国石油工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有关部委、国际合作、地方政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其下属企业等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58项,科研经费共计5729万元,其中国家重大专项专题及课题9项,“863”课题1项,“973”一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级课题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能源局项目3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学院教师2008年至2012年间,共获得国家能源局、北京市、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等组织颁发的科技成果省部级奖励13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学院教师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22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79篇,CSSCI期刊论文71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0部,教材24部。
学院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多所大学在教师访问、学生交流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五年共有30余名学生参加了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培养以及交换生项目,16名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或作访问学者;与四大石油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为来自哈萨克斯坦、古巴等国家的石油公司培养了国际型高级管理人员;成功举办多场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政界、企业界人士举办各类学术讲座近百场,聘请在能源研究领域活跃的学者、政府和企业高级管理层担任兼职教授,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学院经济管理学科实力。
图注:①学院承办第五届“尖峰时刻”全国模拟大赛;②师生参加第5期开物油气论坛;③学生参加秋季田径运动会;④学生聆听融合原文传递系统使用方法专题培训讲座;⑤2001届MBA学员开学典礼;⑥学生参加庆十八大红色话剧汇演比赛;⑦⑧教学科研成果丰硕;⑨学生聆听专家讲座。